校歌只能唱文言中文?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于竣兆   
2017-04-07

政治大學近日邀請師生及校友,一齊討論「政大校歌」的去留問題。而其之所以會被討論,是因校歌中留有過往政大黨校時期的色彩。在這個議題上,多數人提出了關於「轉型正義」的問題,尤其是所謂的「黨校轉型」。但在這個討論中,論者想要提出一個關於「語言」的思考。

在政大校務會議所提供的「靶子歌詞」(提案歌詞)中,用「中文」仿舊有校歌之模式,將具有「黨校色彩」的詞置換掉;這固然是一項前進,但仍然凸顯封閉在「中文」的思維模式。誰說校歌一定要用中文填詞?一定要填成艱澀的文言文樣式?為何不能讓台語、客語甚至是原住民語入詞,政大做為以「人文社會」聞名的大學,應該必須有寬闊的視野,更多元的思考才是。

紐西蘭過往曾有白種人欺壓毛利人的灰暗歷史,但紐西蘭現今致力於維護「毛利語」,過往只用「英文」唱的國歌,變成一半用「英文」、一半用「毛利語」;而種族融合複雜的南非,在國歌的轉型過程中,則是選擇用五種語言(當地四種語言和英文)唱完一首國歌;加拿大的國歌也多半以「英文」、「法文」兩種語言混唱。放眼世界諸國,歌曲是可以做為「大融合」的象徵,做為步入新社會的象徵。

在世大運的反恐演習劇本中,歹徒被設定為說「台語」的人;反之,校歌做為學術園地的凝聚象徵,於是固定用「中文」填詞。這或許都是無心的舉動,但長久下來,很難不形成「隱性歧視」。而這種狀況也不只政大校歌,台灣各大學校歌,絕大多數都是中文填詞,且不時用較為「文言」的「中文」。現今社會對於語言,仍難跳脫既成的「印象」與「成見」,唯有突破對於語言的既定思考,才能不被舊思維束縛,也才能創造共存共榮的語言環境與社會。

(作者為政大法律系學生)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