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閱聽台灣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劉威良   
2017-04-08

四月五日,德國茵果市Ingolstadt的國際特赦組織與德國台灣協會中南區,在當地的天主教成人教育中心,舉辦了一場台灣文學講座與台北攝影展。

這場文學的講座,因《戒嚴—台灣新文學》的書名,活動討論中,自然地延展了政治議題的討論。活動中,蔣永學博士(Dr. Diefenbach)闡述台灣自戒嚴至今的文學樣貌,會場並展示德國社會學家柯士蓮Kösterler在台北的「後悲傷台北系列攝影」(Post-Sad-Ness Taipei),讓參加活動者除探討閱聽台灣文學外,也看到德國社會學家對台北的深刻觀察與感動。

蔣永學博士是主要翻譯此書之譯者及總編輯,他朗讀的台灣文學,讓人看到他關注戒嚴生活下台灣人民的力度。開場他以作家舒暢於一九七六年所發表的《傳說》來凸顯台灣人當年的無奈,以德語生動表現台灣人在戒嚴當年被壓抑,由人突然轉化為熊,身附熊皮,被迫於馬戲班演出,無能逃亡,喪失意志力的人類,披獸皮之荒謬。

跨國度的語詞,仍深刻地呈現了人性的共通本質,文化的隔閡,幾已融化。他熟悉又生動地用德語朗讀出小說中的對話,點出人性的滄桑,傳遞人之於獸皮下,被去除意志的痛苦。披掛獸皮的人,如何證明自己身為人的悲況,似也道出台灣當時的政治窘境。

文學選集中,李喬的《告密者》具體呈現了戒嚴時期下,告密拿獎金的人性縮影。鄭炯明的詩〈狗〉,藉由不願成順民,猶如那不願被馴養成不叫的狗,來反映時代的批判行動者如終夜吠叫的狗,欲喚醒沉睡中的人們。

此書在台灣解嚴三十年後出版發行,不僅對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有時代的意義,在德國文壇也同樣具有了解台灣民主化的時代意義。用文學刻劃描寫台灣近七十年幾近被國際遺忘的台灣社會,就像在國際社會上投入一盞眺望台灣的探照燈,讓台灣文學在國際上鮮活起來。

活動會場也展出德國社會學家柯士蓮的台北攝影作品,攝影中呈現的不對稱,多樣而雜亂的台北情景,讓人多了閱聽文學外的視覺迴盪。《後悲傷台北》攝影集中,在攝影作品系列前面,柯士蓮女士特別用長文來闡述台灣的歷史脈絡與政治觀察,以社會學家的冷靜之姿及反芻,細究台北的傳承與錯綜複雜。

這也讓完全不懂台灣的國際人士,可以從她攝影的視角,看到台北光鮮之外的生活,和富裕妥協的真實場景。台北巷弄的庶民生活,忠實反映台北真情。而她,在自由的廣角下,細探台北在東西文化與時間刻軸的抗爭及掙扎。

看她的攝影集,再細讀她對台北的詮釋,讓人有跨時空的錯愕。由她的視覺引領看台北,讓人有不明酸楚,也著實讓人佩服這位年輕社會學家對台北真實的詮釋。

(作者為德國台灣協會中南區總幹事,著有《借鏡德國》)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