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北向」新攻勢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鄭良瑩   
2017-06-24
安倍的「北向」政策是日本的外交、政治和經濟大戰略,其中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制衡崛起的中國。圖/取材自網路,民報影像合成
安倍的「北向」政策是日本的外交、政治和經濟大戰略,其中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制衡崛起的中國。圖/取材自網路,民報影像合成

正當蔡英文政府全力在推動「南向」之際,早走一步的日本安倍政府,已經同時在推動「北向」了。

安倍和普丁,稱兄道弟超級麻吉

日本對東協(ASEAN)的直接投資金額,最近幾年都是對中國投資額的兩倍多。影響所及,若比較東協與中國對日本的進口值,兩者已是旗鼓相當。日本「南向」顯然發揮了分散中國市場的效果;而她的「北向」正如火如荼進行,對於未來東亞均勢,又會有什麼影響,值得台灣人注意。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去(2016)年兼任了一個負責推動日本與俄羅斯經濟合作的大臣級職位,這一職位在日本內閣中是一項創舉,因過去從未以外國為對象來設置官職。

今年已三度訪問俄國的世耕弘成,上週在駐東京俄國使館舉行的俄國國慶酒會中,對著800多位政商界貴賓誇說,安倍晉三首相與普丁總統迄今已舉行17次雙邊會談,互動之頻繁,堪稱世界絕無僅有的「首腦兩人組」。

這「首腦兩人組」都是在2012年先後回鍋當首腦。2013年4月,安倍上任才4個月,便造訪了克里姆林宮。當時筆者還在莫斯科工作,記得安倍車隊經過的街道,沿途都布滿了警察,管制交通,如臨大敵,看得出俄國人對這位訪客的重視。

同年11月,日俄兩國首度在東京召開外交及國防部長2+2會議,這一會議媒體報導不多,但意義非比尋常,因為只有親密盟邦之間才會舉行2+2會議,而日本及俄羅斯在近代史上從來不是什麼親密盟邦。

日俄兩國在上個世紀曾經打了兩次戰爭,所謂「不打不相識」,兩國到今天仍彼此視為強鄰;尤其日本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把俄國打到割地求和,更被視為第一個打敗歐洲大國的亞洲強權。在筆者與俄國人的交談經驗當中,常會感覺到俄國人對日本這個昔日勁敵的敬畏。

去年5月,西方對俄實施經濟制裁剛滿2年,安倍已顧不得美國歐巴馬總統的勸阻,飛往索奇與普丁舉行所謂的「非正式高峰會」,會中提出一項有別於過去以能源開發為主的經濟合作新方案,包括城市建設、日式醫院開發、中小企業交流、產業多元化等。

同年9月,安倍率領一個龐大企業代表團到海參崴出席經濟論壇。安、普兩人在與韓國總統朴槿惠的三人對談中,當著上千位貴賓面前,互以「晉三兄」、「弗拉迪米爾兄」稱呼。

12月,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普丁應安倍之邀,飛到安倍出身的日本山口縣泡了溫泉。依俄羅斯習俗,只有好朋友才會相約到俄式澡堂「Banya」洗澡,安、普這趟溫泉會談,說明了兩人關係愈走愈近。

今年3月,日俄兩國恢復舉行外交及國防部長2+2會議;4月,安倍再度造訪克里姆林宮,與普丁舉行第17次安普高峰會談,這次安倍不說是「非正式高峰會」,改說是「例行公事」(Business as usual)。

安倍把他的「北向」新攻勢叫作New Approach,“Approach”是高爾夫術語,好像準備一桿將球打上果嶺似的。究竟安倍的New Approach有什麼訣竅?

第一、注意姿勢。西方大國領袖對於普丁吞併克里米亞、干預烏克蘭倒向歐盟,至今餘恨未消,而原本對俄友好的美國總統川普,正在為「通俄門」被叮得滿頭包,俄羅斯要回到G7集團短時間還不容易。坦白說,普丁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安倍願意和他保持對話,普丁在西方大國之間是被孤立的。

擱置領土爭議,共同制衡中國

因此,與克里姆林宮交往就要注意姿勢,不要觸犯了G7其他大國特別是美國。與俄國人太接近是順了姑情逆了嫂意。與華府、莫斯科能否都講得過去是關鍵。如能講得過去,不但可提升日本的全球政治地位,更有助於緩和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抗,這對於日本國家安全戰略是有利的。

第二、看清形勢。日本在二次大戰最後幾天被蘇聯紅軍占領的「北方領土」(俄國稱南庫里爾群島)4個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特別是「擇捉」、「國後」兩個狹長大島,面積都比沖繩本島大(2.6倍及1.2倍),絕非蒼茫大海中的幾粒岩石,或是河流中的沖積沙洲。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艦隊,就是由擇捉島出發。

綿延1300公里的庫里爾群島(千島群島),像「土堆牆」一樣把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隔開。冷戰時期蘇聯海軍自知公海上不是美國對手,因此把最精銳的核子動力導彈潛艇都集中藏匿在有海空重兵防禦的兩處周邊海域,稱之為「堡壘」(Bastion),以此作為嚇阻美國攻擊的「第二擊」武力,其中一處為北極圈內的巴倫支海,另一處即為鄂霍次克海。

1983年韓國民航機曾因誤闖「堡壘」而遭蘇聯軍機擊落。今天的俄羅斯海軍,仍沿用這種「堡壘」戰略。鄂霍次克海比東海大26%,平均深度859公尺,非常適合潛艇藏匿。這裡距美國西岸不遠,俄羅斯如把庫里爾群島南段讓給作為美國主要盟邦的日本,「土堆牆」出現約400公里的缺口,對俄國國防影響很大。

因此,要俄國讓出這兩大島是幾近於不可能。日本能爭取到的最佳結果可能是,拿回國後島以東100公里左右、比較無關緊要的兩個小島「色丹」及「齒舞群島」,或許加上俄國一點點的讓步。就看日本右派能不能接受。

第三、培養互信。日俄在「北方領土」主權問題上爭執了72年,但老是盯著它,期待突破僵局,而無視於日俄和解的更大利益,對於兩國都不是好事。領土問題可以慢慢談,兩國先在經濟、外交及安全領域進行合作,培養互信,有了互信,領土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尤其在經濟領域方面,俄羅斯遠東地區由西伯利亞到白令海幾千公里,地廣人稀,建設落後,人口近年來下降到只剩600多萬,已是不容忽視的「國安危機」。俄羅斯20世紀喪失了她的歐洲帝國,她在21世紀最大威脅就是再度喪失其亞洲帝國。

日本擁有資金、技術,在俄國最需要她的此時此刻,不出面解危,更待何時?

日俄經濟合作若提升到戰略層次,俄羅斯可以遮斷對中國能源及物質的陸路供應,讓中國不得不在海上擴張上收斂一點。事實上,北京是在2009年完成中亞土庫曼到新疆1,830公里、年運輸量400億立方公尺的瓦斯管之後,才敢大舉在東海及南海進行挑釁。中亞還在俄國的勢力範圍,這是俄國可以回報日本的地方。

安倍的「北向」是在另闢蹊徑,可以讓那些老盯著歐洲地緣政治鬥爭的美國外交人士,發現俄國與美國在亞洲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這包括維護海上自由航行、圍堵擁核自重的北韓、制衡崛起的中國。過去烏克蘭、高加索及敘利亞占據了太多的注意力,真正的大戲才要在歐亞大陸的這一邊上演。

Source: 民報/專欄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