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一個時代,最後見證者與殘喘的轉型正義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廖建超(自由台灣黨黨員)   
2017-07-27
二二八曾參與對抗國民黨軍隊的張壬寅在講述這段經歷時,仍一直強調當時台灣人的團結精神。圖/廖建超攝
二二八曾參與對抗國民黨軍隊的張壬寅在講述這段經歷時,仍一直強調當時台灣人的團結精神。圖/廖建超攝

2天前,南投縣二二八關懷協會陳伯三理事長在Line上告訴我,不久前與暨南大學林偉盛教授一同前去拜訪的張壬寅前輩,已經在上禮拜仙逝。我除了驚愕無常來臨的迅速之外,還有更多感慨。

張壬寅,竹山人,大正11年(1922年)出生,這年年底《治安警察法》在台灣施行,隔年因日本取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治警事件」。1920年代卻也是台灣本土文化從啟蒙到狂飆的黃金年代,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台灣民眾黨、台灣共產黨等組織都在這時期成立,也在這段時間確定台灣文化與民族精神,這樣豐富的時代,是張壬寅那輩人生長的年代。

竹山是個有革命歷史傳統的地方

謝雪紅的情人楊克煌曾在其回憶錄中如此記載,「竹山是個有革命歷史傳統的地方。」1947年,二二八爆發後,透過廣播,放送著台灣人如何受到欺負,人人必須出來抵抗的消息。當時竹山鎮上的警察逃走,武器迅速被竹山人接收,並成立地方治安維持會,在竹山戲院開會,民軍也隨即組成,時在省訓團受訓的新當選竹山鎮長張庚申趕回主持。

後來,虎尾方面傳來需要竹山派兵支援的訊息,甫成立的竹山民軍,包含救護隊也隨軍乘坐3輛卡車出發,除了張壬寅外,另有楊昭璧、林闊嘴、林庶煌、吳登山等醫師隨隊,台灣共產黨創黨人之一張茂良的長子張昭田也在隊中。此時已是3月5日晚上10點。竹山民軍先在斗六分局簡單開會後,隨即開拔到虎尾機場,準備攻打在機場駐守的國民黨軍。

到達機場已是隔日午夜12點,指揮者決定立刻進入陣地,陣地其實是機場碉堡與嘉南大圳中間的墓地,民軍沒有遮蔽,只能以墳墓作為掩護。張壬寅此隊則由穆錫恩帶隊,穆錫恩曾擔任日本少尉,早上7點左右,以墓碑作為掩護的張昭田,背後理應揹著藥袋,卻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支槍,正準備舉槍射擊時,被一發流彈打到,當場犧牲。

斗六隊隊長簡清江在指揮作戰時,不幸中彈,張壬寅前去急救,但雙方仍持續駁火,無法後送。簡清江自知無法再起時,曾託付遺言給張壬寅:「此次來此犧牲,全為台灣同胞,請母親勿悲。」張壬寅也看到四、五名台中一中的學生,勇敢無懼地拿著手榴彈準備進攻機場,無奈久久不見學生走出,恐怕已經犧牲。

不久,從碉堡中走出投降的軍眷,其中不乏婦女與小孩,台灣人見狀,立刻把投降的婦幼送到虎尾分局保護,招待飯菜,可見台灣人的寬厚,即便是對戰的雙方,仍不傷無辜婦孺。之後機場守軍撤隊到林內,竹山民軍也準備將張昭田的屍體運回竹山。

隔日張壬寅仍到公所上班,但卻聽到國軍正往竹山、林內方向而來的消息,他接到召集令後準備趕赴集合地點,在郵局附近遇到其師陳木水先生,在陳木水強留下未去參加觸口之戰,因而保全性命。觸口之戰死亡與重傷者送回竹山,張壬寅帶著重傷的陳吟朝與另一人到台中李佑吉外科救治,因為已經凌晨,便找一間旅館住宿。隔天早上,旅館老闆娘知道他們是送傷者來治療的竹山民軍,堅持分文不收。張壬寅前輩在講述這段經歷時,仍一直強調當時台灣人的團結精神,實在令人懷念。


張壬寅手中拿著自己年輕的照片,他出生的那個年代,正是台灣本土文化從啟蒙到狂飆的黃金年代。圖/廖建超攝

轉型正義刻不容緩

這些二二八參與者的消逝,不僅代表一個時代的過去,更是告訴我們轉型正義的迫切。許多轉型正義的工作,在政黨輪替之後,仍舊沒有開始,只有每年二二八時例行性的儀式與頒發一紙名譽回復證書,卻未追究加害者的責任,公義無法彰顯,迫害依舊持續。

民間的田調者也只能靠著自身微薄的力量,在原本的工作之餘,利用休假,搶救即將消失的台灣歷史。但是,無論再怎麼努力,卻趕不上前輩們凋零的速度。時間、執政當局的怠惰和人民對真相的漠視,就是轉型正義最大的敵人。

註:張昭田是台灣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張茂良的兒子,張氏一門在日本與國民黨殖民時期,犧牲慘烈。張茂良在日治時期參加共產黨被捕,判刑7年,獄中罹患肺結核,1934年保外就醫後不久就死亡。二二八時,謝雪紅在二七部隊解散後,躲避到竹山,就是張茂良的妻子陳彩雲收留她的。陳彩雲先是經歷喪夫之痛,後長子張昭田又犧牲,但她不畏懼,還是決定收留並掩護謝雪紅。而古瑞雲從中國回到台灣後,就是去張家祭拜陳彩雲。

Source: 民報/專文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