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政治新聞學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劉一德   
2017-10-12

最近接連發生兩起學生參與公眾事務的新聞,一則是「台大生抗議中國統戰音樂節」;另一起則是「建中生自費將國旗插滿南海路」,引起筆者興趣的是,對比這兩則新聞中的媒體報導與民眾評論,能夠清楚看出部分台灣人民心裡仍存在著威權時期所深植的雙重標準。

鮮少有報導或評論者認為「建中生自費插國旗」是不務正業;相比之下,「台大生抗議中國統戰」的行為,卻不斷被特定媒體與名嘴以「學生的本業就是唸書,不應該繳學費去參加政治活動」,批評為不守本份。不禁讓人疑惑,固然抗議中國統戰是政治活動沒錯,難道號召掛國旗就不是政治活動嗎?

事實上,政府與社會大眾從以前到現在,對於學生參與政治的態度,都存在著嚴重的差別待遇。舉例而言,前總統馬英九津津樂道的「保釣抗爭運動」、「抗議美國斷交」,由於被定義為「愛國」的行徑,政府不但不阻止,更樂於鼓勵學生參加。相反地,若學生積極參加「抗議黨禁、報禁」、「野百合學運」等活動,社會就會高舉「學生的本份在於唸書」的大旗,想方設法批評或阻撓。

民眾積極參與政治事務,一直是讓民主機制正常運作所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有不斷討論與溝通,才能增加人民對於政治議題的熟悉度與關注度,進而避免國家恣意妄為,逕自通過違反民眾利益或背離人民期待的政策。例如,在太陽花學運前,幾乎沒有人知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內容為何;惟有不斷參與學生所舉辦的討論、辯論,民眾才逐漸明白為何台灣不需要這種損己利敵的賣台政策,進而在短時間內,激起大量民意阻擋了國民黨的獨斷獨行。

正是因為學生對於社會充滿熱情,且擁有較為進步、開放的理念,在參與政治活動時,所採取的立場往往與執政者相左,論述也更為有說服力;蔣家獨裁政權才會不斷透過區別政治活動的屬性(愛國或不務正業),並給予差別待遇,打壓抗議政府的學生運動。這種威權時期的雙重標準,深埋於部分台灣人心中,抗拒著進步思想。唯有透過對比才能發覺,原來這些人不是討厭學生參與政治活動,而是討厭學生參與「他們所不樂見」的政治活動。

(作者為台聯黨主席)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