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繞台牽制美艦入港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雲程   
2017-12-12

今年九月,美國國會通過《二○一八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在第一二五九條表達行政部門應「考慮重建美國海軍與台灣海軍停靠港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靠港」前所未見,不免讓人與去年四月間,CMA CGM公司所屬具一.八萬TEU運量,長三九九、寬五十四、吃水十六公尺的巨輪Benjamin Franklin號首航高雄港,與今年七月,MAERSK所屬同級貨櫃輪Mc-Kinney Moller號來訪聯想在一起:難不成美軍雷根號航母入港有譜?

目前公開的方案不是「靠港」,而是由台灣提供美軍艦在「外海的運補作業」,二○一八年開始執行。AIT為此進行商訪,計劃於十二月初與得標廠商簽約。

此時,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八日主動邀請中國留美學生、華僑與媒體參加講座,還特別低頭念稿表示「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其舉措顯係受命且有針對性。李克新之言在累積相罵本─進可鋪陳日後衝突,退可縮為做做外交姿態。短期外交拌嘴成分居多,但警訊仍在。

中國的精華區外露,解放軍必須長距離武力投射能力,逼敵到第一第二島鏈之間決戰。自二○○八年十一月,解放軍海軍旅州級驅逐艦首度穿越宮古水道,十二月「海監」船首度進入尖閣領海以來,中國軍事能見度一年強過一年;從海軍(海警)艦艇、空軍飛機,從單一軍種到聯訓,從尖閣、宮古到巴士海峽,不斷測試軍力投射的能力與組合。今年中國「海警」船繞行尖閣領海,從固定的兩艘一組增長為四艘一組,頻率更增為每月三航次,意在誘「海自」出手;軍機繞行台灣的頻率也增加,今年已十六次,這還不算軍艦的部分。

不過,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便指出:朝鮮、台灣與越南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側翼,它指的是從東海到南海各種紛爭的本質,乃美中長期戰略競爭架構的外顯。即便美中建交快四十年,架構仍持續至今。

在東北亞,美日台韓四方,是在整體戰略的觀點下,分配各國軍事投資與支援方案─失去台灣,美日韓防衛網就潰不成軍;韓國、沖繩有事,台灣至少要負責「人道援助」義務。十二月四日馮世寬的援助說,即為明證。

台灣人無須驚恐,該注意的是站穩腳步。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