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的香港之戰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楊宗新   
2019-11-30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國會提交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國除一貫性的抨擊外力干涉內政外,也將被迫在法案祭出的制裁手段下,審慎考慮是否對香港實施「內地化」。

該法的最大作用,在於修改了一九九二年的《香港政策法》。後者係美國鑑於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有必要調整對港政策而制定,其意義在於,美國信任中國將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中,承諾讓香港保有高度自治權的基礎上,願意區分看待香港及中國,包括:在各領域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的待遇;將香港視為「獨立關稅區」;香港不在美國對中國採取的出口管制之限,得在確保無不當用途下,購買機敏技術。

儘管多年來,中國均嚴詞批評《香港政策法》,然而實際上,中國從該法獲益甚多。自一九七八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雖極力引進外資,但終究受限於體制的不同,使許多外商心存顧忌,香港趁勢發揮穿針引線的橋樑功能;另方面,中國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中,因採非人道手段打壓抗爭學生,使美國對其做出武器禁運,中國雖一再呼籲解禁,卻始終無法突破。

香港因保有特殊地位,得以從美國輸入機敏科技。雖無直接證據,但外界確信,多家香港廠商在中國的幕後指示下,從事自美國輸入產品,再轉售中國謀利之行為,讓中國得以獲得難以窺探的技術。當然,美國對這種行為並非不知情,只是企業將技術出售有利可圖,因此只要輸出的不是過於敏感者,政府通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番美國透過制定《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對《香港政策法》做出修正,要求國務卿每年應到國會就香港情勢報告,倘若香港的自治地位無法得到保障,則美國給予香港的特殊待遇將暫停適用。這意味著,在香港動盪局勢進一步升高時,中國若欲援引《基本法》中的「緊急狀態」條款,將內地法律直接適用於香港時,必須更加審慎。

在美國劃下「香港自治地位必須保障」這條紅線後,中國若貿然啟動「緊急狀態」將香港「內地化」,香港就再也無在美、中之間發揮資金、技術上的橋樑功能了。

(作者為公務員 )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