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不要「高興」得太早!?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費邊社   
2020-01-17
許信良接受《中評社》專訪,指蔡英文執政4年最大的貢獻,是讓「台獨」泡沫化,激烈的 「台獨」思想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中華民國台灣」成為共識。其實許信良不用高興得太早,因為政治發展往往不是直線進行,總是在曲折中前進,台獨運動應也是如此。圖/民報資料照
許信良接受《中評社》專訪,指蔡英文執政4年最大的貢獻,是讓「台獨」泡沫化,激烈的 「台獨」思想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中華民國台灣」成為共識。其實許信良不用高興得太早,因為政治發展往往不是直線進行,總是在曲折中前進,台獨運動應也是如此。圖/民報資料照

在民進黨內代表統派勢力的許信良,自稱被蔡英文總統「重而不用」,他一向坦率直接,最近他接受專訪,認為總統蔡英文執政4年,最大的貢獻是讓「台獨」泡沫化,激烈的 「台獨」思想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中華民國台灣」成為共識;其實許信良不用「高興」得太早,因為任何的運動和政治發展,往往不是直線進行,總是在曲折中前進,所謂的台獨運動應該也是如此!

許信良被媒體形容是「近年力推兩岸交流」,他是民進黨內統派勢力的代表,已被驗證無誤,他會認為,使台獨思想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中華民國台灣」成為共識的務實中道主義,是蔡英文執政4年最大的貢獻——讓「台獨」泡沫化,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他說,奉前總統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在這次的不分區政黨票連1%都拿不到(其實是過了1%),讓陳水扁決定退出政壇,顯示出激烈的台獨思想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他的談話,流露「幸災樂禍」的心態,没有一絲一毫哀矜勿喜的心理,說明他是站在一邊一國的對立面,才會如此喜不自勝,在傷口上灑鹽,在落井中下石。

可是為任何的運動和政治發展,往往不是直線進行,總是在曲折中前進,台灣選舉中也有「鐘擺效應」,指的是人類情緒的高低擺盪現象,是選民心理的一種常見現象,當某陣營在一次選舉中大勝後,大敗的陣營較易在下一次選舉收復失地,就如鐘擺向左擺後便會向右,循環不息,這主要表現的是人民不想讓一黨持續獨大,台灣與一些國家,便經常出現執政黨輪替的情況。許信良是老江湖了,不應該不了解這種道理,選舉結果不以成敗論英雄,因為勝負是常有的事,選舉是化學變化,人心莫測,豈可輕易預期得到!

許信良自稱是被蔡英文「重而不用」,雖然他好為「國師」,可是他到底得到蔡英文多少的信任,真正可以代表蔡英文發言嗎?其實這是一個問號,他在接受統派媒體訪問時,侃侃而談蔡英文的治國理念,真的適合嗎?符合他的身分嗎?他的發言相信是沒有獲得蔡英文的授權,無妨聽聽就好,不要相信。

綜觀許信良的發言內容,他可能是想充當蔡英文的信差或密使,希望可以奔走兩岸,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他的發言踩到兩岸的「紅線」,未必可以得到對岸的認同,如他說蔡英文就任以來,一直都謹守兩岸和平的底線,而且「和平、對等、民主,尊重民主,哪裡激烈了?」,這些話對岸未必聽得進去,也不一定會得到他們高層的認同,說了等於白說,許信良用心良苦,但可能會裡外不是人,白忙了一場而已。

蔡英文總統勝選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她表示,「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稱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Republic of China (Taiwan))。」這席話,引起中國的反應激烈,中國外交部表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中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可見許信良雖然有意幫蔡緩頰,可是兩岸歧見甚深、敵意仍然存在,許信良其實是没有任何樂觀的理由。

許信良的發言或談話,可能是他不甘寂寞,想要有所作為這,其實這正是台灣的重大政治危機,兩岸的任何接觸或對話,應該在民意的監督下進行,對許信良未來這幾個月的行動,台灣各界何妨「觀其言、察其行、知其底」,才能「方識其人」。

Source: 民報/觀察站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