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之際 讀書心得報告 (1)
聖山教育 - 楊緒東專欄
作者 楊緒東   
2007-07-26
人天之際 讀書心得報告(一)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 楊緒東
1979年由天同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中國福音的火炬-道統、基督、福音』,作者是張人海先生,他秉持中國為主的觀念,以基督為軸心,談到基督與道統的相關性,的確非常有見地。這本書把基督之道與中國老子的道做連結,我有些不同意見,於引述作評的章節,作228精神的分析,事實上,信基督精神的人,自然會與228精神結盟。
228的精英,造就台灣民主化,其等背負十字架,捨身奉獻與為台灣人民的贖罪的精神,就是基督的精神。論及與中國『道家』『儒家』的契合,就在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念;與佛家主張眾生一律平等、眾生皆有佛性的人權思維,亦有吻合之處;而回教所言於的民族生死與共,獻身共生的方式,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228的先賢先烈若能成為在台灣每一個人的生活信仰來源,必然可以領受228護台大菩薩,聖靈充滿的喜悅與力量,這與每一個人的原來信仰絕不衝突與矛盾,而更能獲得踏實,深根本土的無限精神資糧。
我先引用此書的部份論述,就菁華之處摘錄與讀者共享。
何謂「小乘」福音?何謂「大乘」福音?其定義如何?其界說又如何?實在是不容易區分得十分愷切中肯的。大致來說,向猶太人所傳的福音,即「小乘」福音;向「外邦人」所傳的福音,是「大乘」福音。但這個界說,還不夠清楚。應該說,以猶太背景為基礎的福音,是「小乘」福音;脫離猶太背景而獨立的福音,是「大乘」福音。或許可以這樣說,從五旬節開始薪火相傳的福音,是「小乘」福音,從大馬色異象而出心心相傳的福音,是「大乘」福音,或以人物來代表,從彼得到司提反所傳講的福音,是「小乘」福音;,由保羅冒死而傳的福音,是「大乘」福音。
如此界說,或已對於「小乘」福音與「大乘」福音具有一個輪廓的概念。
過去許多家族,因為一個子孫信了「基督教」,於是就為了「祭祖」──「拜偶像」的問題鬧得天翻地覆,甚至於被趕出家門,視同沒有這一個「忤逆不孝」的子孫。假使某一個家庭只有一個獨子,就更要視「基督教」為洪水猛獸了,因為如果這一個獨子奉了「教」,那麼整個家族將「不血食」(「血食」,就是血親子孫要承祀歷代直系祖先,不血食,就是無後裔繼香煙,就是絕嗣了)。這如何了得!「為了奉教」,把人整個「家」都亡了,因此過去許多舊家族視「基督教」如臨寇讎大敵,甚至禁止子孫去讀洋學堂,怕把他們整個家族所寄希望的唯一「血脈」給斷送了。──這一切一切的悲劇,都是「小乘」福音末流之害。
「韓非子」裏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有一個人要上街買鞋,先在家量好了自己腳的尺碼,準備拿這尺碼去買鞋,結果臨出門忘了帶尺碼,到了鞋店拿起鞋子要量尺碼才想到忘了帶尺碼,於是立刻放下鞋趕回去拿尺碼,等他氣喘喘地拿了尺碼回頭買鞋,鞋店已經關門了。別人問他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量鞋?他說:「我寧可相信尺碼,無自信也。」──這則小故事說得太高明了。
這則故事用在福音的比喻上,真是再恰當不過的了。今天有多少人寧可相信「尺碼」,不能自信。然而「因信稱義」的福音就是要「藉著人的信」,倘若「無自信」,是不能得著這福音的盼望。其實買鞋只要親自用自己的腳去量就可以了,何必要先量好個尺碼?量尺碼已是多此一舉,結果偏偏忘了尺碼,跑得汗流浹背拿到尺碼再來時,店門已經關了。-這位量尺碼買鞋的仁兄,正好比今天的「小乘」福音,那「尺碼」就好比是許多人依靠可以「稱義」的「行律法」、「受割禮」、「不拜偶像」等憑藉,結果偏偏忘了尺碼──沒能得到自己憑藉的東西,於是再拼命跑回去累得要死拿尺碼──拼命「追求律法的義」,等到拿到尺碼(以為得了「律法的義」)再來時,店門已經關了──「恩典之門」已經關閉,只有在外面哀哭切齒了。可見「小乘」福音是兜圈子徒勞奔跑的,累死不討好;倒不如不要尺碼──丟棄那些先前以為有益的憑藉,直接用自己的腳去買鞋──直接憑自己的「信」心來到施恩寶座前「稱義」,多麼省事,從容不迫在「店門關閉」以前得救。
「大乘」福音是由三方面構成的:「上帝的恩」、「耶穌的血」、「人的信」。「恩」與「血」都早已具備,只待「藉著人的信」就可以獲得。
如果是保羅必會這樣說(用比喻說):「有尺碼無尺碼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趕緊用你自己的腳穿上鞋,走上永生之路。」
那麼「信」該怎麼說呢?真正的「信」是要在心靈上經過耶穌的死,進入基督的生。換句話說,「信」是活的,不是死的;而這所謂「活」,是先死而後活:「在亞當裏」先死了,然後「在基督裏」復活。這「復活」,並不單是指將來要從墳墓裏復活,而是藉現有之軀重新活出一個新的人來。「因信稱義」的「大乘」福音最明確的註腳,就是保羅那句「受割禮不受割禮,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作新造的人。」可惜這句話許多人只看那「無關緊要」的上半句,無所用心於那「要緊的」下半句:作新造的人。這新造的人,是按基督的樣式造的。於是,「信耶穌」三個字的定義十分明確,就看他有沒有「基督的樣式」;而「基督的樣式」是由「基督的生命」活出來的;那麼換言之,所謂「信耶穌」,就必須要有「基督的生命」。
保羅後來一再把握的關鍵,再次諄諄勉勵信徒:「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讓基督耶穌來進到我們裏面,也讓我們進到耶穌基督裏面,這是何等密契的關係──正是所謂「心心相契」-不分彼此,渾然為一,是「信」的最高境界。
一般所謂「信耶穌」,被人批評太膚淺了,不無原因。多少所謂「信耶穌」的人,成天掛在嘴邊,而從來「無所用心」焉。以為「信耶穌」就是在大腦裏接納「有耶穌」這一個觀念,以為「我承認有耶穌」,就是「信耶穌」;其實這是多麼膚淺的「信」啊!根本談不上是什麼「信仰」。因為「有耶穌」與你並不發生關係,與你何干呢?「信耶穌」也不是像一般「拜神」的人那樣替耶穌先塑個「神像」、然後焚香供奉、頂禮膜拜,所謂「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信耶穌」異於所有的宗教信仰者,就在於不須「塑像」、不須「膜拜」;因為耶穌基督是「復活的主」,不是死後「靈」無所寄託而需要人香火供奉的所謂「神祇」。
評曰:
我常把228犧牲者的照片請出來供大家禮拜與追思,如果這是偶像,就太小看信仰者的精神層面,228的先賢先烈,以圖引思,以敘述加強信念,是必須必然,因為50年中國國民黨的黨國教育封閉這些護台菩薩的事蹟,各教信仰以不同方式來禮拜追思,引發的是大乘大道的救台建國共鳴……,張人海先生大作如是曰:
「時候將到,你們拜上帝,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那真正拜上帝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這是主耶穌親口托出的「禪宗」福音的境界,異於所有宗教禮拜的形式。上帝不要人替祂塑「像」,更不要人對祂香火供奉,而這些正是世界上所有所謂的「神祇」迫切需要的。
因為凡信耶穌的人都有權利做上帝的兒女,身份是極尊貴的,不必再向「偶像」屈膝跪拜了。
話雖如此,今天「偶像」問題一直是福音的捆綁,因為許多人不敢面對「偶像」。特別是「小乘」福音的末流處理這個問題是徹底的失敗,他們牢牢記著彼得、雅各的教訓要「禁戒偶像的污穢」,事實上保羅也教訓人要「遠離偶像」,但是「遠離」並不是「逃避」,「禁戒」並不是「剷除」,他們置身「偶像」林立的世界裏,十分恐懼,巴不得求上帝降下一把天火燒盡所有的「偶像」,甚至於不解上帝為什麼允許這些個「偶像」存在?事實上,「偶像」是燒不盡的,相反地,愈來愈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心裏的「偶像」拿不掉,於是就藉外間的「偶像」來作表徵。
保羅在講明「大乘」福音時,已經緩和了「拜偶像」的問題,只是沒有正面講,他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
所謂「禪宗」福音,就是在意境上是相通的,不待用言語逐事講明。「割禮」與「律法」是猶太人看為最關緊要的,然而保羅卻以「禪」意說:「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真割禮也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那麼,申其意以論「偶像」問題,豈不就成了:「外面的偶像,也不是真偶像,…真偶像也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
的確,外面的偶像不是真偶像,真偶像也是心裏的。「禪宗」福音對付「偶像」問題是很容易的,只要我們心裏不要存有「偶像」,心裏不要受「偶像」的陰影籠罩,就能不把外間的「偶像」當作「偶像」,根本無視於「偶像」的存在,那麼「偶像」就必歸於無有。
如果我們今天已經信耶穌的人,心裏仍然畏懼「偶像」,我們就必須自問,是否基督尚未在我們裏面成形?否則何以我們置身「偶像」世界竟是那般地恐懼「偶像」?如果我們能夠確信基督已經在我們裏面成形,那麼面對外面的「偶像」就應該坦然無懼。如果我們仍然畏懼「偶像」,就不能帶著福音去救那許許多多伏在「偶像」的轄制之下的人!因為自己尚且畏懼「偶像」,又如何能救人脫離「偶像」的軛呢?
這段文章就讓我們要能棄"小乘"而成就修行心法的"大乘",本會以228台灣神的信仰為宗旨,要人人修習台灣神道,或台灣菩薩道,或者是說台灣忠烈英靈的精神修煉,有宗教的實踐而沒有宗教的界限,以大乘修行,廣納百川,為了是能落實228精神的延續,而迷惑於虛幻空想的迷信拜拜,有許多人以為關公、媽祖是外來神,這也不對,關公是正氣神,為蜀國過五關斬六將,是忠義大菩薩,台灣人拜的是祂的神性,乃正氣剛烈大菩薩與228先賢的犧牲一樣,拜媽祖應該是信仰過台黑水溝的精神,是台灣先民的依靠,絕非現在人把關公、媽祖當偶像來崇拜,應該是精神心性的效法,為了要台灣人不能遺忘228先烈與四佰年來為台灣犧牲奉獻的人物,這已經打破血統與種族的界限,而以認同為準則,若是不明所以的外省族群,能夠認同台灣國,認同台灣人身份,自然就是真正肯為台灣犧牲打拼付出奉獻的台灣人,本會信仰的台灣神道,有日本神、外省神、原住民神,而以228大菩薩為大宗,是國際性的信仰。(…待續)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