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開辯論,算什麼民主選舉?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台灣公論報   
2007-12-08

當中國國民黨就是國、就是真理,權勢鋪天蓋地的年代,想推翻國民黨的民主運動前輩,手無寸鐵,剩下「講道理」是挑戰集權「唯一的武器」。

偏偏國民黨的統治術,最害怕別人「講道理」,對於那些老是愛用「講道理」來挑戰威權的人,軍情特務組織,會讓他們受到嚴厲懲戒,甚至死得很悽慘。

但是,數十年來,無論是上街頭,以肉身和暴警對峙、或組織民眾、議會請願、寫文章、辦雜誌、出版書籍,選舉期間街頭演講、散發文宣等等活動,不外乎都是「愛講道理」,企圖把「台灣民主信念」的道理,說給人民聽,爭取人民的認同。

然而,國民黨的選舉戰術,向來就排斥「理念」傳揚。連政見發表會都可以省了,還談什麼道理?靠雄厚黨產,組織運作,就能把樁腳綁得牢牢的,選舉地盤自然就鞏固了。

1996年,台灣在中國飛彈的威脅下,國民黨李登輝總統首度經過全民選舉,成為第一任民選總統,至今「總統大選」即將進入第四屆。台灣有這樣的民主成就,在世界上堪稱「成熟」國家了。看看中國,到今天依然在人民大會堂中演出一致鼓掌、擁護領導的落伍戲碼,與當年國民黨萬年國代在陽明山中山樓鼓掌通過,「敦請」蔣介石連任總統的做法可說是前後相輝映。

儘管十數年來的台灣社會,言論自由開放、各種政治理念無奇不有,但是對於國家意識的認同,卻有嚴重的矛盾,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民主社會,人人都有表述自己信念的權利,只要手段和平,任何主張都應該受尊重。嚮往「大中國」、以「終極統一」為政治目標的藍營參政者,何必隱藏自己的「信念」呢?以台灣為「終極原鄉」的綠營參政者,必須提出具體政策,政府如何領導人民,在中國強敵虎視下,捍衛台灣的安全與永續發展?台灣內部嚴重的統獨矛盾,應該透過論辯,取得全民認同的最大公約數,不公開辯論,卻放任意識對立、製造喧囂、擾亂社會安寧,只會讓台灣社會陷在虛耗當中。

兩方候選人不公開對辯,算什麼民主選舉?針對國家認同、針對入聯或返聯議題,這不是未來領導國家的總統,要掌舵的方向嗎?

國民黨認為民進黨執政,「把台灣的經濟搞壞了」,那麼,馬英九為何不向謝長廷挑戰,要求作「經濟發展」的辯論,告訴人民他有何良方,可以搞好台灣的經濟呢?

想當國家領導人,不能害怕「民智」檢視,有關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的外交政策、教育文化走向、環境保護與開發、企業家權責與勞工福祉、農業發展、弱勢者福利等等議題,都應該公開辯論。辯論的議題範疇越小,未來領導人的施政方針,越能「具體」呈現。

停止那些農村挑擔、插秧、工廠打工、到處裝模作樣的作秀活動吧;停止一些抽象、空泛的表態言詞吧;停止隔空放話、互相較勁,到底誰愛台灣「比較多」、「比較真」?老實說:就算滿眶淚水、跪下來親吻台灣土地一千遍,也不能證明他絕對堅真,日後不會背棄台灣、投靠中國吧?

身為台灣人民,我們注重政治領導人的「品格」與「智慧」,我們希望看見未來的總統提出「具體政策」,我們想認識兩大黨的「治國理念」與「治國能力」究竟哪裡不同?透過一連串公開辯論,舉辦個十場、二十場都不嫌多,藍、綠兩大集團的智囊團,必須針對台灣社會數十年來難解的爭議與矛盾,研究出最接近理想的方法,透過交叉質問,讓人民「檢視」,這樣才算真正的「民主選舉」。

轉貼自台灣公論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