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加入日期
1.斷頭台的理性與瘋狂,從設計的初衷說起。從法國大革命的擺盪,看自由的爭取。
2.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現在台灣的狀況國不成國、稱民主沒民主、國防已不防、教育部不教育、文化部沒文化...
一、分享:誰發明齒輪
芋田裡的世界---蘭嶼農耕的智慧
二、當大家焦點放在破壞憲政體制的九月政爭時,不要忽略另一個嚴重破壞國土、危害國家安全、出賣原住民權益的修法也在悄悄進行.....
檢視內政部全國區域計畫草案、水土保持法修法及修環評項目,近期相關法案鬆綁:
2013.6.14行政院院會通過「水土保持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法前水保特定區佔山坡地78%,修法後僅剩16%。
2013.7.27環保署提出環評法修正草案 鬆綁環評範圍,包含水庫集水區及自來水保護區,部分開發案可不必實施環評。
2013.8.15內政部修正通過「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於農牧、林業、養殖、交通、水利、生態保護及國土保安等使用地,增訂「農村再生設施」之容許使用項目及其許可使用細目與附帶條件等。
2013.9.4內政部提出全國區域計畫(草案) 刪除水庫集水區公有土地出租、讓售限制相關規定。
政府修改水土保持法無限放寬集水區管制,水保法、環評法鬆綁,水庫嚴重淤積問題,20年內水荒將使台灣陷入危機!
1.當自己心裡有一點點"鬼";當腦子裝太多先入為主的想法,總會讓人神經兮兮的把對方一個小小的眉毛挑動、眼神流轉、不經意的話....認定成"他一定是這個意思",而自尋煩惱,而誤解對方.....生活中是否有過這種狀況?分享兩個故事。
2.台灣身為"全世界唯二"的兩種越冬習性蝴蝶之一的國家,除了遷徙時節在高速公路上架網子之外,保育人士還做那些努力?冬天往南避寒,不妨考慮來個生態之旅!
1.三八婦女節懷想台灣祖媽,金戈鐵馬,氣概勝鬚眉,如金姑、嚴侯氏......。只可惜在中華男人沙文主義及外來強權下,這些英勇的祖媽只有姓沒有名,她們的歷史被掩埋了。
2.譜寫「玉山頌」、「福爾摩沙交響曲」、「瞴通嫌台灣」等多首著名曲子 ,2015年台北時間2月24日下午1點10分病逝洛杉磯家中,「台灣拉赫曼尼諾夫」蕭泰然簡介。
「白種人才是我們的親戚,他們不屬於邪惡、留長辮的漢人,我是何等的幸運,竟在兩眼昏花、面臨死亡之際,又看見『紅毛親戚』。」.....十九世紀平埔老婦的聲音在《歷險福爾摩沙》(或譯老台灣)書中迴盪。
作者英國人必麒麟(或畢麒麟 W. A. Pickering)是海關職員、洋行商人、也是探險家,冒險精神無人能及,一生在中國、台灣及東南亞等地與漢人相處超過三十年,能講四種漢語方言以及北京官話,並通曉四書五經。
越危險越要去的必麒麟在書中描繪夜闖人人皆曰不可去的萬斗籠社,參與月光下進行的奇異又羅曼蒂克的歌唱會,不但沒被砍頭,還被稱讚歌聲有男子氣概!
與漢人相處超過三十年,他如何描述台灣漢人?
為何服貿協議會對台灣社會造成衝擊?
服貿協議涵蓋台灣服務業93.5%,服務就業人數67%,總就業人數37%。
開放項目幾乎針對中小、弱勢服務業;
未審查來台投資後實際運作項目;
協議內容無退場機制;
台灣服務業結構:
大型服務業2,971家,僱用149萬9千人
中小型業者937,000 千家,僱用314萬8千人(146萬4千由微型企業雇用)
平均僱用人數 4.2 人/家
無法與大資金、一條龍經營方式抗衡。
投資門檻低等同900萬台幣即可全家移民,遠低於歐美國家投資移民規定。
貧富差距加大、文化衝突及衝擊社會、醫療安全網。
服貿協議危機大解密分享
專訪魔法阿媽~
從沒碰過電腦,怕碰壞別人電腦,到後來經營多個部落格;現在不但從網路學得製作麵包、西點的技巧,還會製作影片與人分享(不過當初學使電腦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做麵包)。
年長的人學電腦都會碰到的難題,她如何解決?甚麼動力讓他孜孜不倦?
公民科新課綱刪除「白色恐怖」另註歷史科已說明。所以公民課就不用提?越少人提越好?
「國家機關行使公權力時,應避免多數暴政」,將「暴政」2字刪除,意思是國家武力毆打和平抗議者不算暴政?多數決蹂躪少數意志不算暴政?
新課綱在「住民自決」前加上「殖民地」,因為「住民自決或民族自決通常指殖民地人民爭取自治或獨立,用於一般國家則有爭議」。是這樣嗎??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明確提到,住民自決不一定要殖民地才可以,新課綱難道是表示非殖民地的人民就不能自決嗎?
公民老師怕到教育部前抗議,會被警察抓走!不就是白色恐怖遺害?「白色恐怖」能刪嗎?
1.「文化創意產業」除了經濟行為之外,要從文化的根基發展創意,如果鄙視本土文化,文創難有深度。民眾有文化素養,重視產品的精神價值,文創產業才能持續,教育就是關鍵。台灣特殊的歷史經驗有文化發展的優勢。
2.轉型正義也可以這麼細膩。在被害人遭逮捕的地方(或許是住家、學校......)安置一塊,也許數塊小小的紀念碑,刻上兩個,或許三個日期與姓名。為了閱讀上面的資料,必須彎腰低頭象徵鞠躬,因為這是塊小小的、貼在地上的紀念碑。這樣的紀念碑或許就在鄰居門前,或許在自家門口,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地方。過去不公義的事件不再遙遠,不再疏離。
1. 某種集體觀光浪潮正拍打著東海岸,之於自然 他們以不同的眼光視之;是照片裡稱職的背景,是給錢換來空調裡的舒適,是用過即丟,沒有身世的度假道具.....不要告別東海岸遊行終點凱道上,為何謝若蘭教授要當眾將一頭烏黑長髮剃掉?剃髮對原民有何特殊意義?
2. 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地球日,1988年,當時的麥可傑克森正在舉辦史上票房最高、最賣座的「BAD世界巡演。同年《時代雜誌》將「瀕危的地球」登上「年度人物」的封面故事。人類開始發現酷熱和乾旱、森林大火和地震、種族滅絕和饑荒,像是古老經文當中的滅絕預言前奏,看著暴力在聖地不斷升級,亞馬遜森林正遭受破壞,垃圾、石油和污水傾倒在海岸上,開始有人發現,正在毀壞自己的家園,其實就是自己。於是「What about us?」這首歌誕生.....
3. 台灣主權與攻勢外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