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史

文件加入日期

排序 : 檔名 | 日期 | 點閱 [ 遞減 ]
file icon 七一遊行前後 香港的變化hot! 07/24/2014 下載數: 1184

【台灣社獨立論壇】七一遊行前後 香港的變化

2014年七一大遊行,主題為「公民直接提名、廢除功能組別、捍衛港人自主、無懼中央威嚇」。今年正值2017年特首普選討論如火如荼,在佔領中環蓄勢待發之際,北京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引起港人極大反彈,面對中國恫嚇及網攻,「香港和平佔中全民投票」仍有80萬人投票。另一方面,備受爭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前期撥款,引起議會內外的抗爭,最終粗暴通過。香港人忍無可忍,今年七一大遊行,51萬人走上街頭,遊行人數創十年來新高。來自香港的成功大學政治系梁文韜教授,特地返港投票、參與遊行,在現場第一手觀察,將與您分享「七一遊行前後香港的變化」。梁文韜教授呼籲,面對強大的中共壓力,台港民間力量必須加強聯繫,奪回不受宰制的未來!

file icon 田中實加演講:灣生回家 hot! 11/21/2014 下載數: 1138

「灣生」指的是1895-1946年台灣出生的日本人,他們因為戰爭的無奈,被迫在戰後離開台灣。從台灣回到日本的日本人,自1946年2月到1957年共有6次的「引揚」(遺返之意),約有近49萬人,其中復員的軍人近17萬、移民和灣生約有32萬人,不包括因受不了打擊而自殺或失蹤的人數。

當初日本移民者來台灣的條件相當嚴苛,有8個條件,需要經過身家調查、有專業技能者、健檢通過(面貌要姣好)、有足夠的錢,並且需變賣在日本的家產、全家一起移民……等,目的就是讓移民者能夠全心的在台灣開墾新天地。他們將花蓮建設現代化的程度,等同於當時的東京、台北。這也就是為何1946年要將他們引揚回日本時,他們無法接受,「家在哪裡」是他們共同的問號,甚至有人在台灣出生、從未踏上日本的土地過。這些背景構成許多灣生動人的故事。

一篇篇克服困難、努力活下去的生命史,就留給有興趣的人自行閱讀。出版社在該網站有精彩的導讀:《灣生回家》重現台日交錯的年代、一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回憶---日本移民村的時代故事。分享會內容錄音檔,也留給想感動的人自行聆聽;當然還是聽現場的分享會,更能體會當下的氣氛,更多分享會的訊息可以留意「灣生回家FB」

這場演講,從教育部長的任期(2004/5/20-2008/5/20)談起、遭遇的事、當時的心情。卸任後的心情如何,回想任內有什麼事情留下並持續影響的,就是「主體教育」。

1.「主體」「本土」的名詞,自1990年開始出現,對照台灣的政治史,就知道發展的脈絡。

2.2000年之後,「台灣人認同」的比例提高,馬英九上任後更大幅增加,李登輝總統、陳水扁總統、馬英九先生皆有功勞。

3.引荷蘭「堵水壩的男孩」故事比喻自己對主體教育堅持的情況。

4.舉地理與歷史的例子說明主體教育。
    1)橫躺台灣引起的風波,換個角度看台灣,會有不同的新思維
    2)反黑箱課綱運動,感謝高中生對父母、長輩的教育

5.舊金山和約、開羅宣言、波茲坦宣言在教科書怎麼呈現。

6.政治人物較不碰文化事務,因為「文化」=意識型態。意識型態是中性名詞,代表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常被抹黑。

<< 首頁 < 上頁 1 2 3 下頁 > 末頁 >>
當前記錄 25 - 27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