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路線就是把台灣交由中國主宰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自由時報/社論   
2011-03-02

二月二十七日的第二輪茉莉花集會,中國政府仍強力鎮壓,連美國彭博社的記者也遭到便衣公安毆打,以及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遭到粗暴對待。在此之前,二月二十六日,台灣聲援中國茉莉花的大學生,到台北希望向陳雲林表達中國民主化、政治開放等訴求,卻遭到四十名疑似便衣警察的不明人士圍堵,發生口語及肢體衝突。一位受傷的學生質疑,台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台灣不是民主國家嗎?

其實,同樣的問題,許多台灣人民都在問。兩年多來,馬政府的作風與中國獨裁政權愈來愈像。在馬政府心目中,台灣人民形同敵人,唯有中國的統治者才是朋友。大家看到的是,馬政府與台灣人民漸行漸遠,反倒是國共兩個中國黨,對許多問題有志一同,先前他們簽署ECFA,即使到了公開協商前夕,台灣人民依然被蒙在鼓裡。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馬政府卻一面大開民主的倒車,一面為中國敞開統戰的大門,真是可惡極了。

除了民主、自由、人權在倒退,台灣人民的經濟生活也在沉淪。馬政府的全面傾中政策,一方面意圖把台灣經濟鎖進中國市場,一方面則是形塑新的政商利益共同體。在這種政策之下,獲利的只有跟著馬政府傾中的企業、財團,一般民眾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現在,台灣已經形成一種趨勢,貧富差距擴大,失業率居高不下,實質薪資所得不增反減,而房價、物價則反向狂飆,人民的生活痛苦指數明顯上升。

從馬政府的政策作為來看,它只顧跟著它傾中的企業、財團,根本沒有苦民所苦。那些窮人怎麼辦呢?馬政府似乎是要交給中國「包養」了!春節前,中國商人陳光標來台發紅包,國台辦立即為之背書。可以想像,中國「包養」窮人之後,可能進一步「包養」弱勢團體,逐漸擴大對台灣民意的影響力。這些針對特殊族群的「包養統戰」,在選舉期間將成為國民黨的「人頭黨員」,形成另一種中國為國民黨助選的模式。

至於陳雲林這次「終於跨越濁水溪」,也是中國對台統戰的新進展。胡錦濤說過,要切實解決「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溫家寶說過,「要採取措施,解決台灣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地區農產品到大陸的銷售問題」。這些都是針對本土意識比較濃厚的地區和民眾而發的,其用意便是要透過經濟誘餌去腐蝕台灣本土意識的大本營。馬政府對於農民的問題,似乎也是想由中國來「承包」。

企業、財團往中國跑,心向中國;中國則反向來台灣「包養」窮人,「承包」農產品。至於台灣的服務業,馬政府又寄希望於中國觀光客、自由行。如此下去,台灣豈不是整個都在中國的陰影下?一旦台灣對中國的倚賴如此之深,屆時就像陳雲林曾經警告過的,「如果沒有九二共識,沒有反對台獨,兩岸一切的交流成果都要重新來過」,易言之,那時候中國就隨時可以利用經濟制裁,來逼台灣就範,我們豈不是淪為俎上肉?

今天,馬英九以「全面執政」之勢,扭曲「主權在民」的原則,不到四年就把台灣搞得國不成國,如果再讓他繼續執政,台灣恐將回天乏術。所以,這次的立委選舉,首先要打破國民黨「全面執政」的格局,讓人民得以制衡其向中國傾斜的政策。其次,明年的總統大選,台灣人民更要自保自救,把決定台灣未來的權利,從馬英九手裡拿回來!「棄馬保台」,應該從這兩點來著力。

綜觀國際政治的外局,以及民主台灣的內局,中國要併吞台灣比登天還難。當前,中國要吃掉台灣,唯一的捷徑就是通過「馬英九路線」,這是一種裡應外合、政經文教的全方位戰略。其中,馬英九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國必須有這位「馬前卒」,才能跳過台灣主人,將台灣鯨吞蠶食。身為台灣主人的我們,要打破這個死結,唯有以民主的力量「還政於民」,也就是透過「棄馬」來「保台」。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