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中學不如青島啤酒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邈雲漢   
2011-06-25

老父遺訓為「化獨漸統」的馬膺九先生將建國中學的英文譯名的拼音由通用拼音的Chien Kuo改成了漢語拼音的Jianguo。此舉拍中國的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非但是對建國中學的大不敬,更顯得對漢語拼音的無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漢語拼音的始作俑者。「共匪」雖然大力推廣漢語拼音,但下手仍有分寸:不碰行之有年的英文譯名。如北京大學仍為Peking University而不作Beijing;清華仍是Tsinghua,沒被改成Qinghua。就算建中不如北大、清華,那起碼不會不如一瓶啤酒吧?在中國,就連青島啤酒也依舊是Tsingtao Beer而沒被改成Qingdao。

臺灣有不少土包子,一看到羅馬字就叫英文。然而,不是所有使用羅馬字的都是英文:Bonjour是法文;Guten Tag是德文;Buon giorno是意大利文;Konijiwa則是日文。魯迅曾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主張。新中國成立後,便在這方向作過努力。原本的計畫是以漢語拼音完全取代漢字,但因種種原因,無法落實。大篆比甲骨文新;小篆比大篆新;而後又出現隸書、楷書、簡體字。漢語拼音與英文發音大不相同:如以Q作ㄑ、以C作ㄘ、以X作ㄒ等,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若非學過中文,絕不會如此念。所以,漢語拼音雖然新,卻如簡體字般,都是新中國的新發明,都是不折不扣的中文。有些看不懂新中文的臺灣人,甚至會以「洋涇?英文」來嘲笑中國的「Youdianweixian」(有電危險)的新中文。而Jianguo,一如Ni hao,是新中國的漢語拼音,跟「你好」一樣,都是中文。因此,將「建國」寫作「Jianguo」不是英譯,而是將「古繁體漢字」翻譯為新中國的新中文。

在Chien Kuo被改成Jianguo前,建國中學早有遍布全球的校友。將Chien Kuo的「英譯」改作Jianguo,是對建國中學校史的輕賤,賤到不如一瓶青島啤酒。中國人認為:「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筆者在這裡終於見識到「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原則了。

(作者為部落客,http://blog.0bei.org/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