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在這裡,差遣我!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綠點   
2007-11-12
 總統選舉正在加溫中,中國黨批評民進黨只搞政治不顧經濟,藍媒也一直報導人民生活困苦。針對中國黨的批評,本文試圖從政治和經濟的關係裡說明,臺灣人要如何正視自己和子孫的福址。


 1954年,馬斯洛(Ablaham Maslow)提出需求層次金字塔理論。由金字塔底部逐層而上,他依序放進生理、安全、愛與隸屬、受人尊重和自我實現等五大需求。他說,人類在追求滿足上,層次在下方的需求要比層次在上方的需求強烈。


 如果把馬斯洛的金字塔改造為兩層樓,再把(臺灣)政治和(臺灣)經濟放進去。依照馬斯洛需求理論,經濟應該放在底層,政治應該放在上層。也就是說,臺灣人應該首先追求經濟上的滿足,再追求政治上的滿足。


 可是,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宣言揭櫫,生命、自由、追求幸福是屬於不可讓渡的權利。美國的建國先賢們都相信,獨立──那時是最重要的政治議題──可以確保生命、自由、追求幸福這些不可讓渡的權利。為了這份獨立宣言,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甚至說,我們都一定要纏在一起,否則我們都將毫無疑問地分開吊著(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 or assuredly 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


 最近,大家都抱怨物價上漲。物價上漲的因果關係存在時間延滯(time lag)效應。政府施政不良要過一陣時間才會反映在物價上,反對黨阻擋政府施政也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反映在物價上;原油上漲應該很快(如果政府不干預)反映在油價上,颱風侵襲也很快就會反映在菜價上。如果政府施政不良、反對黨阻擋政府施政、原油上漲、颱風侵襲等諸多因子,經過不等的時間延滯後,在這段時間同時發作,再加上人為的囤積與哄抬,大家當然受不了。


 臺灣目前的經濟有多差?會比200多年前的美國差,差很多?面對中國要消滅臺灣的威脅與阻擋臺灣成為國際家庭的一份子,身處兩國政治引發削弱臺灣的民主內戰,難道臺灣人不要學美國的建國先賢,先搞定政治,再全力發展經濟?


 二次大戰後,臺灣已經被出賣一次了(註一)。現在,福爾摩沙又向你呼喚了(註二)。臺灣子民,你聽到了嗎?


 舊約以賽亞書6章8節記載,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要差遣誰?又有誰肯為我們去?我馬上大聲說,我就在這裡,差遣我(註三)。臺灣子民,如果你聽到福爾摩沙的呼喚,你是否也要馬上大聲說:「我就在這裡,差遣我。」?(綠點/美國奧斯汀台灣研究社社員)



 註一:柯喬治(George H. Kerr)寫的「被出賣的臺灣」(Taiwan Betrayed)。
 註二:謝克頓(Allan J. Hackletonn)寫的「福爾摩沙的呼喚」(Formosa Calling)。
 註三:因為沒有應有的戲劇效果,這句話不是抄自華語聖經,而是譯自「Also I heard the voice of the Lord, saying, Whom shall I send, and who will go for us? Then said I, Here am I, send me.」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11.10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