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恒煒有義‧台灣人有情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李筱峰   
2010-10-24

金恒煒身體違和,引起大家關注。幾個本土社團主持人聯合替他成立「金恒煒醫療及法律基金」募款專戶。各界捐款如雪片飛來,不到五天就累積近兩千萬元。金恒煒受到台灣人的愛戴,於此可見。這個現象,戳破了中國國民黨長期對台灣獨立運動的污衊—主張台獨是在排斥外省人,製造族群對立。金恒煒正是所謂的「外省人」,而捐款者無一不是台獨主張者,一點都不排斥外省人。如果將金恒煒換成自命「高級外省人」的郭冠英,保證這些慷慨解囊的捐款者各個都「一毛不拔」。所以關鍵根本不在族群,而是在於願不願意落地生根,認同台灣,願不願意堅持民主自由價值。

一九四四年金恒煒出生於中國浙江,六歲隨家人來台。有一次我與恒煒兄同上一個電視節目談「認同」問題。恒煒在節目中非常感性的說:「我對台灣心存感激,因為這裡是容納我和我家人安身立命的地方。」這種溫馨感恩的話語,與那個「高級外省人」把台灣稱為「鬼島」真有天淵之別。

金恒煒身為所謂「外省人」,但能夠跳脫自己族群的本位主義與成見,以大是大非為念,與生活的土地結合,這需要相當的智慧與勇氣。他諤諤直言,對「黨國之子」的馬英九不假辭色;他奮筆疾書,對統派媒體、藍色司法、政客集團迎頭痛擊。幾年前他在台灣日報天天寫稿,無稿費可領仍奮筆不輟。恒煒為台灣、為民主自由的奮鬥打拚,使得他受到同為「外省」族群的辱罵,甚至暴力威脅,卻贏得台灣人對他的感激與愛戴,儘管他一句台語都講不順。

這次的募款,在短時間就能匯聚不小款項,而且多的是五百、一千的小額捐款。這不禁引起我一個假設,假設藍營政客裡面也有人有類似的情況需要募款(當然他們各個財大氣粗,不可能有像金恒煒這樣的窮書生),相信他們只能募到財團金主的錢,他們的一般選民不可能會熱烈捐款。因為藍營政治人物與選民的關係多建立在「關係取向」與「利益取向」;而金恒煒與捐款者之間則基於共同的理想與對台灣的深情至愛。

恒煒所發揮的,正是知識份子的典範。談起知識份子,讓我想起台灣各大學中多的是教授、博士的學者,但少有知識份子。學者只重視研究領域,知識份子則以天下為己任,以蒼生為念。恒煒沒有博士學位,但他學識淵博,許多教授、博士都望塵莫及。看他主編的《當代》,不是一般教授、博士所能為。恒煒當然也是學者,但他不是蛋頭學者。文藝復興時的作家蒙田說得好:「艱澀是學者用來變把戲的銅板,目的是為了避免洩漏他們徒勞無功的研究。」台灣有許多學者,很斤斤計較論文的某個註腳格式不對,卻對於政客集團如何腐蝕台灣,民主政治如何受到威脅,專制中國如何屠殺東突人民…無動於衷。台灣實在不太需要太多這類學者,台灣需要更多金恒煒這樣的知識份子。

我們不必喟嘆「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奉勸恒煒兄好好休息養病。聽說改變飲食成為鹼性體質,癌細胞就難發展。據醫學報告,人人都有癌細胞,端看其體質而發作。維持鹼性體質,與癌細胞相安共存即可。但是「聯共制台」的中國國民黨,卻是很難與我們相安共存,我們要用選票把他們趕下台,那是給金恒煒最好的療程。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