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緊繃 人民群起抗議獨裁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大紀元   
2011-01-30

【大紀元2011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近期以來,北非國家突尼西斯(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引發阿拉伯世界獨裁國家的骨牌效應,從阿爾及利亞、埃及、約旦、也門(葉門)、黎巴嫩等國家,非洲人民近日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獨裁、貪腐,要求政經改革的浪潮風起雲湧。政治觀察家揣測,阿拉伯世界或許會出現類似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相繼垮台的骨牌效應。

阿拉伯數個回教國家的抗議者,受到突尼斯抗暴、趕走其總統事件的啟發,抗議活動風起雲湧。著名回教政客拉希德.加努希說:「在突尼斯事件後,阿拉伯國家已發現他們邁向政治自由和尊嚴之途的方式。」

在約旦、黎巴嫩、土耳其和加拿大等國28日也都有群眾上街示威,聲援埃及的反政府行動。

※埃及

情況和突尼斯類似,經濟情勢嚴峻,貪官污吏,人民鮮少有機會表達對政治制度的不滿。82歲的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已在位長達30年,且還想在今年秋天尋求連任。埃及憲法規定,總統可多次連任,在穆巴拉克1981年上任之前,納塞爾和薩達特總統都是直到去世才移交權力。

示威發生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穆巴拉克的妻兒已逃到英國,而且隨身攜帶著約一百件行李。

許多埃及年輕人不滿失業率高漲,經濟成長的果實幾乎全被特權份子把持,更加劇貧富差距,終日辛勤也難以糊口的埃及人,與高樓大廈居民比鄰而居。

埃及主要反對派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返抵開羅,聲稱要帶領民眾推翻獨裁政權。

反政府人士數日前即呼籲28日發動「憤怒之日」(Day of Wrath)大示威,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在經歷5天的示威抗議後,於29日凌晨發表11分鐘全國電視講話,要求現任政府辭職。他同時承諾推進政治經濟改革,以總理納齊夫為首的埃及政府當天集體辭職,但民眾要他下台。此前一天,首都開羅、亞歷山大和蘇伊士3座主要城市開始實施宵禁,但仍有示威者進行集會。

自本月25日以來,埃及首都開羅及多省連續發生抗議游行活動。埃及衛生部發言人拉赫曼29日下午說,過去4天以來的抗議示威已經導致至少51人死亡,1100人受傷,但醫護人員說,至少73人喪生,2000人受傷。

※約旦

至少6千名伊斯蘭教徒、反對派人士及工會成員28日聚集約旦首都安曼和6個城市進行最新一輪示威,要求政治改革及放寬自由。這是連續第三個星期五舉行的街頭抗議活動,要求總理里法伊(Samir Rifai)下台,並解散議會。

近年來,約旦物價持續上漲,失業率不斷攀升,今年預算赤字達破紀錄的20億元(28.24億美元)。通貨膨脹率上月一個月就上升1.5%,達6.1%;失業率為12%;窮人占人口的25%,其中一半的人無業。

※也門

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的也門,繼22日爆發示威遊行後,逾1.6萬名民眾27日走上首都薩那(Sanaa)街頭,要求掌權逾32年的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下台,反對總統世襲。

2011年1月22日,葉門首都數千人上街抗議,反對日前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這項憲法修正案,取消了總統只能擔任2個任期、每個任期7年的條款,將總統任期改為5年,且總統有權提名自己無限期連任。

擁有230萬人口的葉門近半數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2美元,三分之一的人長期挨餓。

※利比亞與敘利亞

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uammar Gadaffi)對突尼斯總統班阿里下台反應激烈,透露出他對可能的骨牌效應感到不安。他已經執政41年,是非洲和中東世界在位最久的領導人。

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Hafez al-Assad),統治國家30年(1970-2000),死後執政黨更改憲法,由其兒子繼位至今。受突尼斯事件影響,自1963年起一直由社會復興黨(Baath Party)執政的敘利亞政府16日宣布,公職人員的熱燃油補貼金調高72%,每月可領相當33美元補助,並取消民營企業禁令。

※伊朗

46歲的巴拉米在2009年回國探親時參加反伊朗政府的示威活動,被警方以顛覆政府罪逮捕。

阿拉伯世界的獨裁國家領袖人人自危,伊朗官員說,荷蘭籍伊朗裔婦女佐拉·巴拉米週六(1月29日)上午因販毒罪被處絞刑。

巴拉米的女兒娜潔波說,她媽媽連煙都不抽,根本不碰毒品,質疑伊朗官方說法,一個冒著生命危險參加反政府示威的人,怎麼會到伊朗販毒。另外,巴拉米的律師也震驚地表示,未審判巴拉米的顛覆政權罪之前,就先對她處以絞刑。

據媒體報導,伊朗今年——2011年第一個月未滿,就已經處死了66人。

這股革命浪潮也蔓延到歐洲的阿爾巴尼亞,該國爆發了20年來最激烈的反政府示威,21日超過2萬人在首都地拉抗議高失業率和官員貪污等,要求總理貝里沙(Sali Berisha)的政府下台。

Source: 大紀元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