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競逐馬達加斯加礦產 生態沃土淪為災難國度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民報記者許銘洲   
2016-10-09
中國競逐馬達加斯加礦產 生態沃土淪為災難國度
馬達加斯加破壞生態環境的礦場林立。圖片/Courtesy of Mining Technology.com

素以採礦聞名,位於印度洋的東南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近來因當地民眾持續抗議示威,導致一家中國金礦開採公司,被迫暫時關閉。《法新社》(AFP)10月8報導指出,中國九星礦山(Jiuxing Mines)公司發言人斯特拉.阿追拉蒙娜吉(Stella Andriamamonjy)向該通訊社表示:該公司宣布停工,讓索馬哈曼尼娜小鎮(Soamahamanina),得以恢復平靜。她強調,金礦公司已經投資開採,這次暫時「做出犧牲」,以便平息當地居民的反感情緒。

這個小鎮位於首都安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以西70公里,居民不滿中國公司在當地挖掘金礦,從6月以來持續發動示威,要求該公司撤離。法新社的一名記者周五(7日)在現場看到,這家公司的挖土機和卡車已經離開礦區。

當地居民最近每周四皆舉行示威活動,抗議金礦開採毀損他們的土地、農作物,要求中國公司必須撤離。9月底,數千人大規模上街示威,與警方爆發衝突;警察則用催淚彈發動攻擊,逮捕部分示威人士,該起抗爭事件共造成11位民眾受傷。

該金礦場當地發言人阿追拉蒙娜吉(Andriamamonjy)表示,希望國家能居中協調,共謀解決方案,找出社區需求的共同平衡點。我們希望重新開始,改正過去的疏忽錯誤。

她還表示,「我們將竭盡所能,於重新著手採金礦之前,能夠展開地方基礎建設;相信這是社區民眾所樂於見到的。」報導指出,中國九星礦山(Jiuxing Mines)公司獲得許可證附帶的條件之一,必須在當地修建道路,提供電力予社區使用,整修既有的醫療健康中心,並新建一家醫院。這座金礦今年5月正式開工,雇用11名當地人,以及20名中國工人;該中資公司的開採金礦許可執照,長達40年。

《礦業》(Mining.com)網路媒體報導指出,從2006年以來,中國國營或私營企業,大舉進入非洲搶奪礦產資源,從早年的少數幾家,到了2015年,中國在非洲礦場規模多達120家以上;其中地處非洲大陸東南的島國馬達加斯加,因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鐵、鉻、鎳、金等礦產資源,自然成為中資企業鎖定進駐的標的。中國在非洲競奪礦產資源,從早期碇錨於南部非洲國家,近來已跨越赤道向北延伸礦業版圖(如下圖示,中國2006 – 2015年在非洲的礦業擴張,資料取自Mining.com)。

《採礦科技》(Mining Technology)網路媒體報導,引述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的資料顯示,馬達加斯加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一,總共有25萬種動植物,佔全球生物物種的5%,且絕大多數為地方特有種;甚至直到上個世紀,另有600個新的動植物被發掘出來。可惜,這個國家卻未能善用豐富的天然資源,發展得天獨厚的「生態觀光」,來幫助人民紓解貧窮問題(高達81%民眾,日所得只有或低於1.9美元);反倒縱容大肆森林砍伐,以及無數礦產的持續性擴張開發,其災難性後果將是可以預料的。

旅美中國學者何清漣,今年8月間在《美國之音》(VOA)撰寫的一篇專文內容指出,「資源民族主義」在國際間已萌芽一段時期,在非洲則表現為,「反對中國為代表的新殖民主義。」非洲知識精英與NGO團體,對中國在非洲的礦產資源投資,一直抱持批評態度,內容涉及三方面:1、中國在非洲的行為是「新殖民主義」或「經濟帝國主義」,為了掠奪資源,罔顧非洲環境生態。2、中國在非洲的經濟開發,並未為非洲人民帶來多少就業機會。3、漠視人權並支持獨裁政府。在一些非洲地區,中國投資的油田或礦區設施常常受到當地武裝力量的攻擊,原因是中國對資源的訴求導致自身被捲入當地的政治衝突。何清漣對於中國掠奪非洲礦產資源的批評論述,同樣(至少部份)適用在劫奪馬達加斯加的礦業資源案例。

Source: 民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