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氣候變遷表現指標」 台灣倒數第十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自由時報   
2016-11-18

國際「氣候變遷表現指標」,台灣倒數第十。(擷取自Climate Change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2次締約國大會(UNFCCC COP22)正在摩洛哥舉行,由看守德國(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變遷行動聯盟(CAN-Europe)共同進行的全球58國「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limate Performance Index)於稍早第9度公佈年度評估結果,台灣維持去年後段班水準,名列第52名,但分數卻從45.45分退步至44.76分。

本項指標評估對象占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9成以上,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占評分8成,全球280位各國學者專家、民間組織代表的分析占2成。評估重點從三個方向檢視現況與趨勢,包括CO2排放量與變化趨勢各占30%、能源效率與變化趨勢各5%、再生能源趨勢8%與佔比2%、並將氣候變遷國內與國際政策列入10%占比。

台灣最差的項目落在「CO2排放量與目標比較」,排名倒數第3,較去年倒退1名;其次為「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比率」倒數第7名。有進步的部分在「效率變化趨勢」進步到排名第6;「國家氣候變遷政策」也由前年趨近零分排名倒數第2,進展為第41名。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各部門的排放量改變全數較去年退步,包括「發電與熱的CO2排放」、「製造業工業CO2排放」、「交通CO2排放」、「住商CO2排放」、「航空CO2排放」等,意味整體呈現增加態勢。

在各國排名部分,今年前三名仍維持從缺,法國、瑞典、英國分列4、5、6名;哈薩克、日本、沙烏地阿拉伯則敬陪末座,分據最後三名。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徐光蓉分析,歐美等先進國家已漸淘汰排放CO2最高的燃煤電廠,努力擴大再生能源發展;而發展中的非洲、南美與海島國家也都在考慮跳脫傳統化石燃料發電形式,摩洛哥與杜拜大力發展風力與太陽光電,前者要在2030年前超過5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杜拜則計畫2050年有75%電力來自再生能源。

徐光蓉說,總統蔡英文宣布2025年非核家園以及2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雖亮眼但與摩洛哥、杜拜政策相比,仍不算有野心,她提醒真正重點不在於目標是否偉大,而是有達成的路徑,並能夠隨時觀察、監督進度的機制,才能確保目標是否能適時完成,或甚至做更多,但台灣目前似乎缺乏。

Source: 自由時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