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拒售2理由 前潛艦上校王志鵬斥胡扯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自由時報   
2010-02-13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請辭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透露曾與美國情報總監布萊爾深談,轉述指布萊爾認為台灣缺乏四個深水港,且無後勤維修能力,不宜擁有潛艦。前潛艦上校王志鵬昨說,「這根本是胡扯」,又不是買核動力潛艦,要這麼多深水港做什麼?

曾任海龍潛艦兵器長、輪機長的王志鵬強調,軍方本就有計畫浚深左營水星潛艦碼頭,另在左營與蘇澳軍港興建突堤碼頭以增加潛艦停靠泊位,港口根本不是問題。

他說,售台潛艦在美海軍內確實有爭議,但那是美軍內部問題,布萊爾是退役美海軍上將,不應會表示這種不專業的看法;他懷疑布萊爾基於其他無法明說的理由,只好用這種說法反對台灣買潛艦,但因蘇起缺乏潛艦專業,無法分辨而信以為真。

王志鵬說,潛艦吃水比水面艦要深,現役劍龍級潛艦滿載浮航吃水可達六公尺(滿載機會不多),一般狀況約三.五到四公尺,比水面艦要略深半公尺到一公尺,多年來潛艦在左營軍港運作良好,而海軍對美提出的潛艦採購需求,就是以劍龍級(兩千噸級)為基礎。

港口不是問題 海軍也具後勤能量

王志鵬指出,若潛艦買進來,海軍將有十艘船,現有船席確實不足,海軍早有計畫在左營與蘇澳軍港興建突堤碼頭,也就是從岸邊興建深入港區內的突堤,突堤兩側均可停靠潛艦;總共也才十艘船,兩個軍港怎可能不夠停?如果採購五百噸級的近海型潛艦,「連興達港都能靠泊」。

至於缺乏維修能力的說法,王志鵬更是不能理解。他表示,兩艘潛艦已服役超過廿年,海軍能自行大修,且早具備後勤能量,若美國要賣新船給台灣,後勤能力在交艦過程就會逐步建立,布萊爾對這些都知之甚詳,為什麼要表達這麼不專業的意見?

Source: 自由時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