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方涉及全球鐵礦談判 氣氛緊張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大紀元   
2010-02-15

【大紀元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一年一度的全球鐵礦價格談判最近開始,這是為了在4月1日開始的財政年度前達成一個協議,由於涉及數百億美元,這是一場有高戲劇性和巨大影響的遊戲。由於去年中共拒絕接受指標價格而談判失敗,加上力拓集團(Rio Tinto)胡士泰和三名中國同事去年7月被中共逮捕,並以行賄和侵犯商業秘密罪起訴。今年的鐵礦價格談判才開始就瀰漫緊張氣氛。

《金融時報》11日報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名譽會長吳溪醇本週對於報紙報導的年度鐵礦價格談判一事時向記者們表示,不要問他任何和會談有關的問題。

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的熱度升高。吳先生發脾氣說明了今年的鐵礦談判可能和去年一樣敏感又困難。去年,中國的鋼鐵廠就主要煉鋼原料價格和全球三大礦業集團巴西淡水河谷(Vale of Brazil)、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協商時多次發生衝突。

這個一年一度的談判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商品價格之一,因為鐵礦的成本會反映到鋼材的價格,最終從汽車到洗衣機等生活用品的價格都會受到影響。

不過它也可能反映出中方對合約價格大幅上漲的擔心,因為現貨市場的鐵礦價格在過去 6個月明顯上揚。

新加坡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鐵含量62%的指標鐵礦石價格週四上漲到每噸128.2美元,接近一年來的最高價。不含運費,目前的現貨價格是去年一年期舊合約每噸60美元左右結算價的將近兩倍。

期貨價格也很高。根據倫敦的經紀公司Freight Investor Services,2010年的鐵礦石交換價格星期四是每噸125.5美元。
由於現貨和期貨價格雙雙上揚,礦廠要求大幅調高年度合約價格。倫敦的美林證券礦業分析師費爾克拉夫( Jason Fairclough)認為,目前的現貨價格應是結算價的90%。

每一年的討論都很困難,不過還有一個複雜的因素:礦廠方面對年度合約越來越不信任。鐵礦廠的積極態度,可能使目前的談判成為年度指標制度40年前創立以來最難談判的一年。

時間過的很快。理論上來說,雙方必須在日本財政年度開始的4月1日之前達成一個協議作為參考。

如果屆時還沒有協議,礦廠今年將繼續以同樣的價格出售鐵礦石,雙方也可能在達成最終協議之前同意一個臨時價格,並於稍後補償其中的價差。

不過如果談判拖延到6月30日以後,部分的年度合約將自動回到現貨市場,而其他合約則交由仲裁。

BBC 新聞報導,即將在中國受審,胡士泰完全了解中國對於大型鋼鐵工業需要的大量鐵礦進口的代價是多麼敏感。

澳大利亞公民胡士泰是力拓集團在中國的業務主管。他和三名中國同事 - 王永、葛民強和劉才魁去年7月被逮捕,並以行賄和侵犯商業秘密罪起訴。他們將於今年受審。

這四人被控在中國的鋼鐵廠從事間諜活動6年,並在這過程中抬高了中國支付的進口鐵礦價格。力拓堅決否認這些指控。

逮捕發生在去年,當時中國沒有同意世界三大礦廠已經被耽擱的2009/10年度鐵礦價格。

現在開始的談判是為了4月1日開始的2010/11財政年度,中國壞脾氣的做法似乎仍在繼續。

那麼,為什麼中國如此緊張?

不像其他任何原物料,全球的鐵礦價格主要是以年度為制定基礎。

這幾年的運作方式是,這三大礦廠分別與世界三大鐵礦進口國日本、南韓和中國進行談判,而第一個和其中一個國家達成價格協議的公司制定當年的指標價格,其他兩家礦廠會大致遵守。

由於涉及數百億元,這是一場有高戲劇性和巨大影響的遊戲。

這個制度在去年由於中共拒絕接受南韓和日本同意的指標價格而失敗,協議到6月——遲了三個月之後才簽署。

而當韓國和日本面對當時的全球經濟衰退而要求降價30%時,中共認為降幅不夠,因此拒絕遵守。

由於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 –2009年佔全球產量的一半,比2008年的38%更高。它的立場對雙方都至關重要。中國需要鐵礦,而礦廠需要有利的條件作生意。

由於確保和中國做生意很重要,分析師認為要注意力拓上週任命了中國業務的新主管。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鮑誼安(Ian Bauert)被指定為新的中國總裁。

Source: 大紀元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