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國經濟失控 重蹈美國07覆轍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大紀元   
2011-06-01

【大紀元2011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穆清綜合報導)最近,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全球戰略分析師阿爾伯特‧愛德華茲和迪倫‧格賴斯對媒體表示,中國沒有從西方的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其經濟已經失控,正在重蹈美國2007年的覆轍,這個泡沫的破滅也會成為世界經濟的最大危險。

德國之聲引用瑞士《伯爾尼日報》對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的專訪中指出,中國是最大的泡沫,投資者的預期同可能出現的結果相比過於樂觀,這個局面讓人想起5、6年前的美國應該抑制金融和債務誘導的泡沫,使之軟著陸,但是這個泡沫已經失控,這也是世界經濟的一 大風險。

格賴斯( Dylan Grice)也明確表示:「中國幾乎沒有從西方的慘敗中吸取教訓,用馬虎的貨幣政策恰恰刺激了投機。中國經濟每年的名義增長幾乎20%,利息也應該相應達 到20%,然而實際利率卻是負值。由於資本對外流通的控制,中國人無法將資金轉往外國,也不存入銀行,因為通貨膨脹明顯高過存款利息。他們還有甚麼選擇呢?只有購買和倒賣房產。」

外界早對中國房地產這個超大泡沫開始擔心,認為中國政府用資產泡沫催動的非理性繁榮必將導致非理性蕭條。

格賴斯指出,通過負的實際利率所誘導的建築業繁榮,在西班牙、愛爾蘭和美國已經看到過。但現在中國人在做同樣的事,在追逐利潤率。他看到,中國經濟硬著陸以及對有風險的資產的休克療法的潛力正在形成。

針對泡沫的成因,愛德華茲說:「由於固定匯率政策,資金滾滾而來,貨幣儲備巨大上升。為了保持對美元的匯率穩定,必須用人民幣買美元,為此大量印鈔,這是中國式的量化寬鬆。這些資金氾濫無法從根本上斷絕,貨幣供應量增加的一半歸因於匯率政策。」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2010年9月末,按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前三季度GDP達26.866萬億元計算,超發貨幣將近42.774萬億元。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指出,中國的銀監會是聽命於中央政府的機構,而央行則是中央政府的錢袋。政府需要從這個錢袋裡掏多少錢,不由銀監會作主,所以中國的銀行監管鬆散乏力。

美國《福布斯》曾刊登封面文章,題目是「中國的泡沫」,其中援引了美國西北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維克托‧施的話說,中國經濟實際上是「一個龐氏騙局,主導者是中國的央行,因為它可以大量印鈔票。」

格賴斯指出:一個每年增長20%的經濟,只允許6%的名義利率,是可笑的。 最近若有公司要提高產品價格,就會面臨懲罰,這是經濟政策的最低下手段。此外,當局顯示出某些驚恐的跡象,這對中國資本主義的繁榮可不是好環境。

「世界經濟的最大危險」

愛德華茲補充說:「中國的局勢很嚴重,老虎一旦出了籠,就很難再將它捉住。通漲像脫韁的野馬,而北京通過減少食品在消費品價格指數中的份量,試圖操縱數字。」

他還表示:「如果中國不擺脫與美元的掛鉤,就會迫使對匯率重新評價,這對中國的決策者來說是一個大題目。他們在能力和可能性上要比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國聯邦儲備局更節制一些。2006年美國貨幣發行銀行還在否認崩潰的可能性,甚至說如今每個股票都要與中國相關,為了讓投資者一見傾心。」

兩位經濟學家都認為,「世界經濟的最大危險」不在歐元區,而在中國,「中國正在醞釀一個新的美國2007。」

2007年美國金融爆發的次貸危機對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造成巨大傷害,美元幣值的持續下跌不但引發全球範圍商品價格高漲,還損害了全球投資人對美國市場的信心,從而使美國更難平衡每年巨額的貿易赤字。

何清漣曾表示,消費率偏低,投資率過高,是中國經濟近30年以來結構失衡的主要問題。

她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當中,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1978-2005年,全球的年均投資率為22.1%,亞洲國家的年均投資率為27.8%,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的年均投資率為38.9%,不論與發達國家比,還是與發展中國家比,都明顯偏高。隨著中國加入WTO之後,這種結構性失衡不可避免影響全球經濟,最後形成了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失衡。

Source: 大紀元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