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中立國問題」國際研討會(3)-比利時成為中立國之國際背景 |
新聞 -
大地青年志工隊
|
作者 Chialin | 贊郎
|
2012-12-20
|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主持人:政治大學台灣史研所 陳文賢教授
題目: 比利時成為中立國之國際背景
引言人:東吳大學政治系 吳志中副教授
mp3下載
一. 比利時(Belgium)簡介
比利時與台灣高度相似
人口:約一千一百萬
地理位置:處荷蘭、法國、德國之間
曾有段時間宣布中立,後因爭戰,覺得中立效果不佳而放棄。但因曾經主張中立的歷史,而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盟中扮演重要角色。
與台灣同樣有嚴重國家認同問題,例:法記者訪問荷蘭區比利時總理,為何慶祝國慶?答不出;國歌,不會唱,竟唱出法國國歌。問法語區總理亦然。不只台灣有國家認同問題。
(picture source: wiki)
二.比利時成為中立國與國際環境有很大關係
背景分析:歐洲小國
比利時周邊有德、法、荷、英,以緩衝國著稱。
(台灣左邊為第一人口大國,右邊為第三大經濟國日本。美國之關島到台灣、日本之TOKYO到台灣、TOKYO到關島各相距5000KM。第一強國美國艦隊在此,鄰近11億人口的印度,印尼、菲律賓、越南近一億人口、有中立原因及潛力)
其發展與德、法相關聯。德、法、比共同祖先--查理曼大帝,領土涵蓋今德、法、意、比。德、法於A.C.843簽馬爾登條約。西為法國,東為德國,比利時在中間。德、法經常戰爭,為比利時悲慘命運的開始。比利時分2部分;列日大公國獨立800多年直到法國大革命,其餘為戰場。15世紀近半世紀戰場都在比利時。簽約後比利時經過柏根地王國、盧森堡、荷蘭時期、西班牙、奧地利、法國時期。
直到1831年11月15日得英、法、荷支持(法國不願比依附荷蘭,英國不願法國佔有比),在倫敦簽字同意比利時獨立建國,比利時被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緩衝國),歐洲各列強保證比利時中立國之地位。各國為比利時找國王歷時6個月,後在日爾曼地區找個王儲(Leopold I),中立83年。
WWI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立政策被德國打破,後來放棄中立,與法國結盟,但引起內部問題。北荷語區跟南法語區彼此不和,比利時一國7個國會,荷語區想獨立。
1936年低調放棄與法國軍事結盟,第二次中立。4年後德國又攻擊比利時。WWII後理解國防力量重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歐洲聯盟等。比利時中立的歷史成為歐洲很重要的地方,國際組織總部都位在比利時。
比利時經驗:應列強需求產生,獨立地位是列國擺不平。中立亦需列強同意、沒防衛自己的意願就無人理會。
由比利時看台灣:中國越強,各國越防備中國,中國亦不願台灣與其他國家結盟,台灣越有獨立、中立條件。須了解自己身份、瞭解世界權力平衡、大國跟大國間永遠的問題、靠別人永遠無法。小國須具有一定實力不能太弱,台灣符合此狀況。
延伸閱讀:
12/16 「永久中立國問題」國際研討會
「永久中立國問題」國際研討會(1)
「永久中立國問題」國際研討會(2)
贊郎的BLOG-故鄉月、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