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樂崎專欄》對艾齊尼教授的回應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自由時報   
2014-02-17

數年前,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葛拉瑟(Charles Glaser)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題為「中國的崛起將帶來戰爭嗎?」一文,文中主張美國應該背棄對台灣的承諾,以避免與崛起的中國衝突。本人隨後在「台北時報」撰文反駁葛拉瑟,指出他立論根據薄弱(二○一一年三月七日「葛拉瑟的謬論」)。

現在歷史似乎又重演:日前,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艾齊尼(Amitai Etzioni)也提出與葛拉瑟在二○一一年那篇文章有諸多相同處的論點。艾齊尼在「外交官」(The Diplomat)雜誌發表題為「在台灣問題上說清楚講明白的好處」(The Benefits of Being Clear on Taiwan,二○一四年一月十七日)的文章,主張美國和中國之間應有清楚了解,只要中國不以武力恫嚇台灣,美國就會繼續克制,不把台灣當作獨立國家對待。

美中之間是否存在這種晦暗不明的了解,並不清楚,艾齊尼在這篇文章中提出八名「專家」對此問題的回應,這八人中只有一人說美中之間存有這樣的了解。就一項學者主張來說,這已是相當薄弱的立論基礎,更遑論對一項新政策而言。

就像之前的葛拉瑟,艾齊尼沒有東亞政策議題的背景。儘管他是高度受敬重的社會學家,但他若有考慮到一些透澈了解美中台情勢所不可或缺的關鍵要點會更好。

艾齊尼對此議題之理解的第一個缺陷,就出現在他那篇文章的一開始,即他認為「台灣所受待遇問題,在當前不比解決有關尖閣諸島/釣魚台地位以及…南海等問題的歧見還急迫」。

這裡關鍵在於,中國在西太平洋擴張軍事影響力的遠大戰略,其核心部分就是取得對台灣、加上釣魚台和南海的控制權。這些無法分開視為個別獨立的議題。事實上,台灣是「第一島鏈」中的關鍵一環,第一島鏈從南韓、日本起,經過台灣往南延伸,串起西太平洋地區民主國家。因此,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台灣本身,也在於其戰略位置。

艾齊尼論點的第二個缺陷是,他似乎在暗示,美國應該不顧台灣人民而與中國取得協議。這會不符合我國的民主原則,而且實際上是重蹈美國過去悲慘作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人民未被徵詢就受中國內戰落敗的一方軍事統治。一九七○年代初期,蔣介石的地位愈加不穩,結果使得美國承認北京當局為中國政府。

在美國政府急著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的過程中,尼克森與卡特總統都未徵詢台灣人民看法,但幸有國會壓倒性通過台灣關係法,維持住美國與台灣及其人民之間表面上的關係。

因此,艾齊尼教授需要考慮到一個非常基本的事實,就是在一九八○年代晚期,台灣做了重要的轉型,過渡到民主。這座島嶼上的人民現在能自由表達觀點,而且大多數人也自認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艾齊尼的觀點會是再次出賣台灣。

常被援引的上海公報條文所聲明「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已變得相當無關緊要:因為最近的台灣民調顯示,七十八.一%的受訪者說他們是台灣人,僅十二.三%的人自認是中國人;而且,大多數受訪者不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二○一三年八月台北時報報導之台灣指標民調調查)。

美國確實有必要在台灣問題上清楚且明確表明:美國有必要支持台灣人民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利。倘若台灣人民的選擇是,他們希望被當做一自由民主國家,為國際社會接受,美國就需要尊重並支持這個選擇。這才符合我國價值觀以及聯合國憲章中奉為圭臬的自決原則。

(作者白樂崎曾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與美國駐波札那大使,一九九○到九五年出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國際新聞中心管淑平譯)

Source: 自由時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