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觀察》世代相怨的另一種想像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自由時報駐美特派員曹郁芬   
2016-09-05

由一群自稱「台灣憨兒」所打造的「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十四日將在智庫林立的華府正式揭牌。由於規模、資金、參與者對海外的台灣人而言都是創舉,不但在華人圈受到矚目,連中國駐美外交官也忙著探聽。

雖然支持泛藍的台僑早在今年三月便成立「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章程也說這是一個跨黨派的智庫,但創辦人之一的王燕怡在邀請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來華府演講後,在雙橡園的晚宴上宣告要將「台美關係研究中心」辦成藍營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這個將智庫變成遊說團體的宣示,不僅讓其他創辦人吃驚,也成為智庫分裂的導火線之一。「台美關係研究中心」八月投書「外交家」雜誌,批判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台海緊張,濃濃的火藥味可以嗅出台灣內政的延伸。

說GTI的創辦者是「憨兒」還真不假。日本和韓國在美國成立的智庫,多半有三星這類大企業在背後以銀彈支撐,但台灣的跨國大企業幾乎都已「錢進中國」,因此一個強調提升台灣國際地位、確保台灣民主與安全為宗旨的智庫,命根子被中國掐住的大企業根本不敢投資。GTI要求近四十名共同創辦人每人認捐十萬美元,許多教授和醫生投入畢生積蓄,其中還有人變賣房產籌款,過程和小說一樣精彩。

在海外有成就的台僑不少,但要說服許多人一起築夢,從嘴上愛台灣變成捐款愛台灣並不容易,籌備過程也碰了不少釘子,全靠一股傻勁在堅持。為避免這個智庫成為少數人的政治舞台,GTI創辦者在組織設計上走集體決策路線。他們長期觀察猶太人在美國的遊說力量,期盼藉由這個平台能帶動全球台灣人以行動來保障台灣的生存和安全。為了讓GTI成為一個有募款能力、能永續經營的平台,他們還在積極爭取企業家加入,以逐步改變GTI的基因。

這個智庫的另一個特點,是以銀髮族的資金、人脈和經驗,來培養島內外的台灣青年。出錢的共同創辦人都是六、七十歲以上、事業有成的老僑,但年輕董事平均只有三十三歲。對於逐漸走向高齡化的台灣,這樣的創業模式很值得參考。當十幾萬人為了年金改革走上街頭時,如果享有高額退休金的軍公教願意投入時間、經驗和資金,幫助下一代建立一個有著GTI精神的築夢平台,或許可以產生正能量,以改變台灣這種世代相怨、分配不公的惡性循環。

Source: 自由時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