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源烈士外甥女:痛恨流氓的他,看了判決書才知是英雄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林冠妙/專訪   
2017-02-20
詹天增因蘇東啟案件被判12年,關了8年多又參與泰源事件被槍斃,年僅32歲。圖/林冠妙攝於台灣聖山
詹天增因蘇東啟案件被判12年,關了8年多又參與泰源事件被槍斃,年僅32歲。圖/林冠妙攝於台灣聖山

「我以為舅舅是個流氓,當兵當到被槍斃,一定是違反軍紀」,泰源事件烈士詹天增的外甥女陳秋菊沈痛表示,她從小痛恨舅舅,害她被欺負、備受歧視,一直到看了判決書後,才知道他做了很偉大的事,為了台灣犧牲生命,「他是我心目中最了不起的英雄、偶像,沒有人比得上」。

1970年2月8日,六位年輕的台獨政治犯發動監獄革命,準備奪取槍枝佔領電台,播放《台灣獨立宣言》,但事蹟敗露,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五人被判死刑,5月30日遭槍決,鄭正成是唯一的活口,當年詹天增年僅32歲。

金瓜石優沃家庭中獨子 14歲安排童養媳

詹天增的阿公是福建林森縣人,來金瓜石淘金,家境優沃,在「五寮仔」無人不知,詹天增是家中獨子,2個姐姐都早夭,詹家收養了2個養女,其中一個是給詹天增當童養媳,被抱到詹家時才6歲。

「我媽媽是詹天增的童養媳,詹天增大我媽媽8歲」,陳秋菊表示,詹天增發生什麼事,他們完全不知道,舅舅被槍決時,她只有5歲半,還沒入小學,她到台北來接骨灰回家,「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他,穿著金童的藍布掛衫,臉上塗著圓圓的腮紅」。

第一次見舅舅為接骨灰 當兵遭槍斃的流氓

詹天增是海軍陸戰隊上等通信兵,因蘇東啟案被判12年,關了8年多因參與泰源事件被槍斃,陳秋菊說,接回骨灰後,她每天一大早、放學後都要「捧飯」,捧了365天,但她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她印象很深刻,小時候,媽媽每天半夜都做惡夢大哭,但怎麼叫都叫不醒,一定要她爸不停的用力打她耳光才叫得醒。

「我以為舅舅是個流氓,我痛恨舅舅,為什麼當兵當到被槍斃?是犯了什麼大罪?在我們所受的教育觀,一定是違犯軍紀才會被槍斃」,她悲痛的說,在我們印象中,他就是個流氓,「可是他的遺照掛在我家牆上,我看不出他有流氓的味道」,這是她心中一個很大的疑惑,她真的不了解。

赴義前交待找個好歸宿 為救獨子散家財

她回憶道,金瓜石是個很小的村莊,「五寮仔」的同學一定都會聽到風聲,知道她舅舅是當兵被槍斃,「我被同學欺負,都不知道為什麼」,飽受異樣眼光、備受歧視,阿嬤只教她們一句話,「囝仔人有耳無嘴」,出去只能聽,不能講,媽媽也有交待,不能擔任班級幹部,她們認為這樣就會出事。

「決心要參與泰源事件時,舅舅有先跟我阿嬤講,幫我媽媽找個好人家嫁了」,陳秋菊指出,當時家人心裡就有個底,大概知道他要做什麼了,詹天增入獄後,很多人上門來,說要幫忙打聽消息,究竟是犯了什麼案子,可以花錢打通關係,為了救這個獨生子,家裡當然是窮盡一切辦法,只是都沒有下文,家中積蓄都被騙光了吧。

二次台獨運動 我們一家人都是黑名單

她幽幽的說,自從舅舅被關後,媽媽都要送吃的、用品去,獨自一人往返監獄,當時的交通不便,從金瓜石到台東泰源監獄是很遙遠的,媽媽辛辛苦苦養了3個兒子,當兵回來都精神分裂,第3個弟弟曾告訴她,當兵時受到凌虐,跟泰源事件有關嗎?不知道,但他們當初就被國民黨列為黑名單。

「我們一家人都是黑名單」,陳秋菊表示,因為舅舅參加了2次台獨運動,蘇東啟事件後又參與泰源事件,「而且我舅舅又是補上一刀的那個人,本來那個班長不會死,因為鄭金河沒有刺中心臟」,尤其她爸爸是討海人,有漁船,在國民黨眼中,隨時都有偷渡的可能……


陳秋菊說,詹天增參與二次台獨運動,他們一家都成了黑名單。圖/林冠妙

警總跟監 備受歧視身心煎熬數度輕生

「警備總部隨時會派人到家裡,在追捕的那段期間,每天來家裡站崗」,她激動表示,事情發生後,所有的親戚都不跟她們往來,這種生活怎麼過?當時這個消息是被封鎖的,「我被同學欺負,都不知道為什麼」,連後來在貿易公司上班,都有警總的人想把她的工作搞掉,「這是國民黨的惡質」,「他們犧牲了,國民黨又是怎麼對待我們家屬?我懷疑是要抄家滅族」。

她說,她在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的口述史中,看到國民黨的惡劣行徑,竟然可以把人凌虐到精神異常、令人發狂,「我的心有多痛?我媽媽至今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3個兒子當兵回來都精神分裂?」。

「我自殺過幾次,你們知道嗎?」,她哽咽道,這件事對她家造成的傷害,外人真的很難理解,這五位烈士為了台灣,不僅付出他們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家屬也深受其害,除了經濟困難外,還有精神及生活上的恐懼,她高中念了3所學校,北一女補校讀了一學期也撐不下,因家中兄弟姐妹太多,身為長女的她必須養家活口。

流氓原來是英雄 未盡孝道心有愧 紙短情長

「拿到判決書,我仔細的看了好幾遍,才知道,我舅舅做了很偉大的事,是個英雄,從此就把我舅舅奉為偶像」,她說,很少人知道泰源事件,到現在也沒幾個人知道,她也是看了判決書後才知道事件始末,才開始對舅舅改觀,詹天增可以為台灣人做這樣的犧牲,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偶像了。

「媽媽看過遺書,但一直到現在還是很怨嘆,身為家中獨子的他,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陳秋菊娓娓道出,媽媽6歲到詹家當童養媳,舅舅已14歲,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和媽媽的關係很淡,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也不覺得做這事很了不起,「發生這麼多事,我媽只有靠宗教力量,獲得精神上的寄託」,舅舅當兵後就沒有再回來,因為心理上有這層陰影,媽媽曾向神明許願,如果她兒子當兵能平安回來,願意長期到廟裡當義工。

「3年前我們拿到遺書,舅舅是五烈士中寫的最短的一個,唯一的愧疚是,沒有盡到為人子的孝道」,詹天增在遺書中寫道:「兒未克心願,見妳一面,就告別了,實在有很多的話要提。數言也難盡。請勿見怪。兒相信人去逝,一定有靈性。兒決心每日來到妳身邊,與妳相處。看妳安眠,見妳吃三餐。遇到心苦病痛,會安慰妳。請妳日日快樂」。


泰源事件五烈士判決書。圖/劉重義

Source: 民報/專訪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