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守望:多元與包容/激盪台灣「國族認同」新時代!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民報記者許銘洲/編譯   
2017-03-23
年輕世代成為台灣國族認同的新標竿。圖片/友善取自Taiwan Sentinel
年輕世代成為台灣國族認同的新標竿。圖片/友善取自Taiwan Sentinel

台灣最大的挑戰之一,在於打造團結一致的「國家認同」(或民族認同);也要擊退中共在台代理人(或名之為「買辦」),以及親北京元素的搗蛋力量。除此之外,如何化解台灣社會面臨的統獨分歧「政治衝擊」?其解決方案可能包括有,透過歷史面貌的重新理解:1.究竟是什麼演進過程,形塑台灣與中國的不同;2.藉由土生土長台灣人與1949年來台的大陸人,在台灣和平相處的歷史進程,啟示台灣內部不同族群,未來可循的凝聚方向。

目前在台灣政治大學進修深造的法籍人士雨果.提爾尼(Hugo Tierny),3月14日在《台灣守望》(Taiwan Sentinel),發表一篇專文,名為「『大陸人』及其對台灣人的意義」(‘Mainlanders’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a Taiwanese),內容指出,不論每位獨立個體的世系血統如何?是先抵達或晚近才來台灣定居,絕對多數台灣人,概皆認可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分享共通目標,起碼「台灣島國」要能持續維持「主權獨立」、「自主統治」的共同價值。該專文內容,分析1949年之後第二波來台大陸人(即外省人),與台灣族群接觸之後,所產生的民族、語言,或名之為新思想吸收的同化進程。

*****

數世紀以來,居住台灣的漢人向來佔居多數族群的主導地位;然而,1947年228期間,同樣是漢人的中國大陸人,與台灣漢人之間,竟然爆發嚴重血腥衝突;此一不幸事件在在顯示出,中台2地漢人之間的鴻溝多麼巨大。當時中國大陸人,與土生土長台灣人之間的差別待遇,相當顯著;例如,戰後日本甫離開台灣之後,大陸人佔據日產國營事業的高階與管理位置,透過這類地位高低有別的特殊安排,來排擠當時的台灣人民。

其後,1949年國民黨所代表的中華民國(ROC)政權,因內戰敗北,輾轉「佔領」台灣,其所奉行的「種族隔離」(segregation,譯註:即來自大陸的統治者,與台灣的被統治者之間的強力區隔),更加讓台灣人對於外省統治集團的憤怒不平。雖然,當時大陸統治者百般對台灣人民施加控馭,架設族群疆界藩籬;終究難敵歲月澆灌、侵蝕。縱使大陸人有意讓自己的「中華屬性」(Chineseness),在台灣這個異地「永恆化」;許許多多的大陸人,就像數百年前一批批來台的漢移民一般,一個個掉進歷史演進的「台灣化」(Taiwanized)浩蕩長河。

大陸人的認同意識遭鬆動

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在台學者史坦弗.柯格夫(Stéphane Corcuff)指出,「大陸人的台灣化」,可被定義為如下歷程:即適應於台灣的新文化(行為或語言),不論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之下萌生出台灣認同;久而久之,台灣在其心目中成為實存對象,並奠定準國家的(quasi- national),或具國家地位的認同觀。

對於族群之間的「同化過程」,法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愛德華.格理尚(Edouard Glissant),曾自創「克理奧爾化」(creolized)一詞加以描述;總結而言,「克理奧爾化」代表著2種以上的不同文化背景者,相互接觸過程,衍生催化出不可預測,活力充沛,以及正向的「文化熱力」變化。克理奧爾化做為一項後殖民論述,同樣適用於二戰之後,台灣人與大陸外省人接觸,從而導致大陸人新的身份認同,破繭而出。

1949年12月,中國國民黨在國共內戰失利之後,輾轉流亡台灣;當時的蔣介石政權,一心一意想將台灣轉化為,打倒共黨匪徒,收復中國失土的跳板。同一期間,國民黨所創建的中華民國,意圖在台灣創造「中華屬性」(Chineseness)的全新論述,並誓言要在復興基地台灣,貫徹「比中國大陸更中國」( “more Chinese than China”)的政策口號。

蔣介石政權,用復興中華文化,做為維繫「統治合法性」的意識型態,並視中華民國才是「正統中國」,藉以對比大陸共產黨的「竊據政權」;不過,這項來自大陸流亡政權的「包裝性」論述,隨著多項國內外政治局勢丕變,逐漸淪為空洞幻象。

其一、1964年中共獲致核子武器製造能力;並在隨後的1971年取代台灣在聯合國席次,此一局勢逆轉,導致在台的大陸人被迫接受,可能已經回不了中國的事實。

其二、1986年民進黨在戒體制下強力創黨,導致大陸人被迫接受,必須與台灣人分享政治權力。

其三、1996年李登輝當選為第一屆台灣民選總統,他是土生土長講日語的台灣人,李登輝主政期間,台灣人的民族認同濤天巨浪崛起,從而開始挑戰台灣是中國一個省分的陳舊認同觀。以上3項不測事件,驚動、危及在台大陸人既定的國家意識。

大陸人輾轉認同台灣家園

隨著台灣人與大陸人彼此通婚,大陸人日愈對台灣新家園萌生臍帶感,以及長期跟中國處於分離狀態等等因素,助長大陸人,得以獲致重新認同台灣的養分。當1980年代末期開放探親之際,大陸人終於有機會重訪中國故鄉,會見經歷時代烽火倖存的家人;然而,他們很快發現到,記憶中的數10年前的家園景象,不復往昔;中國與台灣的差異變得多麼巨大。大陸人在情感上,面臨「何處是我家」的兩難困局。

根據法國在台學者柯格夫(Stéphane Corcuff)的看法指出,「政治中國」對這些返鄉的大陸人而言是疏遠的,只有「文化中國」還彷彿縈牽夢迴著他們的思緒。至於,哪裡才是這些大陸人的家園?理所當然,就是台灣了,這塊土地才是他們賴以維生的所在地;當然,如果大陸人願意的話,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在台海2地輪流居住(譯註:僅管實際上,這類大陸人相當稀少,多數當年來台的大陸人,選擇繼續住在台灣)。

隨著「政治台灣化」潮流的激盪,從李登輝、陳水扁,一直到馬英九總統,包括大陸人在內的台灣主流民意,日愈質疑「中台統一」的可行性。絕大多數台灣人,也選擇站在台灣民主立場,反對中國專制統治。今天的大陸人第三代年輕人,甚至跟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毫不相干;與中國血脈相連的大中華文化觀念,對年輕人而言,並不具意義。大陸人後裔年輕一代,跟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同儕,一同玩耍、工作,於是大陸人與台灣人界線,已泯除不復存在;台灣是他們的共同家園。

回到政治場域,主張統一的政黨,只有少數國民黨人,以及一些邊緣性的急統政黨。時下政治人物,一般皆視「台灣主權獨立」為普遍共識;就連承繼統一使命的馬英九總統,在他主政的八年(2008-2016),也讓自己扮演像是個台灣保護者,以及台灣人民總統角色;當然,骨子裡頭的馬英九,可能是個「終極統一」的信奉者。

共享的台灣末來

台灣已經成為一個多元面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來台的移民,以及少數族群,共同在這個島上和平共處。台灣不同族群民眾,也在1990年強大民主改革浪潮之下,逐步深化和解;台灣人民也不再避諱談論自己的身份認同。事實顯示,不同族群之間的和平共處,有助於台灣命運共同體的追求;「民主與包容」的多元文化歷史進程,有意無意之間,幫助台灣的國家(民族)認同,譜出生一道道凝聚彼此的璀璨光芒。尤其,當1949年來台第一代大陸人,隨著歲月日漸凋零之際,台灣優先的國族認同,將會加快腳步行進。

台灣邁向正常國家的曲折歷程,其任務不僅止於追思白色恐怖期間的陰暗與創痛,也有必要面對「台灣民族」的團結一致問題。此即1949年之後,來台大陸人的歷史經驗,也應該成為台灣史的重要篇章,畢竟大陸人也構成了「台灣民族社區」(Taiwan’s national community),不可或缺的一環。值此,歷史歲月走廊,為「台灣優先」、「生命共同體」開啟統整契機之際,台灣社會應將大陸人來台的這一塊歷史經驗(姑不論其功與過),一併納入台灣這個現代化國家,療傷止痛的重要環節。

Source: 民報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