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義廉恥:國民黨與納粹的一段情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Administrator   
2007-02-25
「納粹、希特勒」在台灣政壇上是攻擊政敵常用的話語,然說,使用者對於希特勒是怎麼樣的人物恐怕沒有真正研究過,如果台灣有個政治人物具有一半希特勒特質(素食、古典主義、環境主義者、友愛同族、誠實),在台灣民眾「人心望治」的威權懷舊癖之下,擄獲神格般的崇拜並非難事。


希特勒崛起的背景很大的一個程度上是國際金融秩序失靈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經濟出現一波大衰退,自一九二○年代起,國際匯兌開始出現危機,法朗、英磅等貨幣集團開始中斷交換,美日德等國被迫採取非常措施來抵抗。美國的新政、日本的軍國主義、德國的納粹約略都是同一時期興起,當internationalism行不通,autarky乃不得不為之法門。在這種情況下以種族主義為訴求的希特勒對東方是有格外的魅力的。一方面,他以國際上人人喊打的猶太人為歸罪對象,一方面他勵行內部建設,在短時間內解決國內的失業問題,並且透過軍事化組織統理協調力低落的各邦。


一九三二年取得執政權的希特勒儼然成為蔣介石的精神導師,在張靜江、戴季陶的建議下國民黨開始學習納粹的鐵血政策,在中國各地豎立起默索里尼與希特勒的肖象。蔣緯國更被送往德國慕尼黑官校,畢業後參與禿鷹軍團投入血腥的西班牙內戰,隨後也參與吞併奧地利與波蘭的戰事。


在這種背景下,亟欲擴張權力的蔣介石利用法西斯主義作為掌控中國的思想準備,透過親信組成的藍衣社開始推廣新生活運動,神格化蔣介石,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蔣介石成為「中國的希特勒」(張繼語)。而德國軍事顧問也開始外銷日本與中國,協助這兩個國家進行軍事現代化。


在一九三八年之前,德國對於中日戰爭採中立態度,甚至反對日本侵華立場,相對英國挺日本封鎖中國,美國的孤立主義,蔣介石對於在英美或德日選邊一開始並不明顯,而且德義日等國的反共立場,使得夾在國際列強的國民黨在對日戰爭與剿共之間搖擺。一直到了一九三八年此一態勢才在德國納粹與日本法西斯主義基於利益進一步結盟後才劃清與國民黨界線。


國民黨與納粹的關係隨著英美為首的同盟國獲勝,自然被國民黨歷史學者粉飾。諷刺的是,學習納粹文化的新生活運動留下的歷史證據卻被移植到台灣。在今日的政治舞台上,歷史場景已非,操作詞彙依舊,我們只能說是歷史對台灣開的玩笑。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