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歷史 多是世界史的一部分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黃如輝   
2020-09-16

筆者是業餘歷史的愛好者,看到中國史置放東亞史引發不小爭議,歷史是看「血緣」還是看「多元」以台灣史最為清楚。「布袋鎮好美里」在台灣是平常不過的行政地名,但翻閱「熱蘭遮城」日誌「魍港」就是現今好美里,是當時荷蘭人「石灰、鹿皮與重要漁場」的港口,荷蘭時期稱為「魍港」,明鄭以後逐漸稱為「蚊港」,而魍港生產石灰更是當時建造熱蘭遮城重要物資,而魍港改稱蚊港可能與其利用海鮮殼類燒至石灰有關。這些在筆者唸書過程課本沒教,過往歷史敘述鄭成功佔領台灣一切自然,荷蘭人便舉起白旗讓出經營許久的台灣更是歷史的必然,但從熱蘭遮城日誌中對於「一官(鄭芝龍)與國姓爺」的描述,便可知道過去史觀與現今多元史觀的差異。

再者,耶魯大學歷史博士歐陽泰其著作「決戰熱蘭遮」書中,顛覆了歐洲船堅砲利必勝與亞洲國力疲弱必敗的刻板印象,這是台灣第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更早於十八世紀後中國面對各殖民國的武力衝突,在台灣結果是荷蘭與明鄭互有輸贏,也使歷史慣用「投降與受降」的文字,讓人產生好奇。

台灣歷史的多元性是中國史所沒有的,所以過往古文書稱「番」現稱「原住民」便是歷史過程的融合,當國家力量強迫蒙古人學說漢語引起世界撻伐,台灣則將母語神聖成為學校教育的一環,這便是尊重多元文化的台灣歷史,如同看美國電影「神鬼奇航」對於西方大航海時代的精采歷史,但回頭看台灣身處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與明鄭從經貿、軍事的互動,何嘗不比神鬼奇航精采呢?海洋史觀就是台灣歷史多元精神,用多元史觀去看中國史也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只圍繞在少了三國與劉邦的中國史作為議題,不覺自我格局太侷促了嗎?

(作者務工)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