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傷救治特別論壇 台灣醫界的韌性準備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陳瑞杰   
2023-05-13

臺灣位處地震帶與颱風好發區域,加上人口集中、土地密集開發,天災威脅加上極端氣候,除了頻繁的複合型態災害,現在還要面對潛藏的戰爭衝突。一旦出現大範圍的天災人禍,引發醫療需求暴增,將嚴格考驗政府與醫療機構的應變。

近年來,台灣發生的大型災難事件,動輒造成數十人到百人傷亡。儘管衛生福利部推動緊急醫療網迄今已20多年,在硬體建置、人員培訓以及運作模式,已具備相當規模與成效,但大型災難所需的救護量能,也常遠超過事件發生地醫療體系負荷,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之協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災難」的定義,處理該事件所需的資源遠超過該地區所能提供,就稱為「災難」。承平時代,只要出動軍警消,以及跨縣市衛生與醫院救援,即可妥善處理。戰爭也是災難,且是超大型災難,會造成大範圍財產與性命損失,更需有計劃地投入準備。

臺灣醫院的韌性

個人從事急重症與外傷醫療實務超過三十年,也參與外傷安全教育與防治,深知事故傷害預防,不是只有把自己顧好,就不會發生。例如許多交通事故的傷亡是來自於同方向的其他車道,甚至是對方來車。傷害防治三部曲,包括事故前、中、後。以汽機車事故為例,不只是事故前安全駕駛,也要事故中安全帶、安全氣囊保護,更要在事故後經由救護車送到最近的外傷中心,適時適切治療。以上說明,任何大型緊急醫療及災難救護,不能只靠個人或是一家醫院,而是需要整個系統。

截至2023年,全台灣總計醫療院所共有480家,專責急救責任醫院計206家,約佔醫院總家數43%,分別為重度級 46 家、中度級77 家及一般級83家,透過14個急診轉診網絡,來相互支援與區域聯防。而且每四年一次「急重症分級評鑑」,除了確保國內外傷急救系統品質外,更能與時俱進。

第四級外傷中心

台灣有高達2萬多家診所,274家非急救責任醫院、374家衛生所,這些醫療院所,比中大型醫院更深入社區。如何運用民間醫護量能,及時提供第一線的緊急救護,再將中、重傷患後送至急救責任醫院,是重中之重。因此,建議要廣設「第四級外傷中心」,等同於急救站,來因應大型災難的醫療需求。這需要由上而下,從組織架構、編組、經費、資訊等各面向來規劃建置。

除了醫療體系在組織上能緊急轉換成韌性系統,台灣還必須建構一套數位韌性通聯系統,具有線上與離線的轉換,與電子傷票、數位病歷標準化建置,以幫助急救與醫護人員快速分類與紀錄傷患,及時共享資訊。

戰傷救治特別論壇

由於疫情停辦兩年的臺灣外科醫學會年會,今年於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參加者十分踴躍。其中,與臺灣外傷醫學會共同主辦的「戰傷救治特別論壇」,引起許多迴響。當天,有仍處於戰爭中的烏克蘭血管外科醫師Dr. Pavlo Kazonov,以及美國退休空軍上校Dr. Mark Bowyer,他同時是美國三軍大學醫學中心外傷與戰傷教授,兩位以視訊參與;另外一場特別演講,則是請到南加大Dr.Matthew Martin親自來台,他是退休陸軍上校,同樣也是美國三軍大學醫學中心外科教授。

三位專家都提醒,出血性休克是戰傷醫療主要死因。但急救地點如不在醫院,或醫院已經斷水斷電,或缺乏完整設備與團隊、醫藥品供應斷鏈時,戰傷急救順序就由平時的ABCDE鐵則,直接改由C(circulation)開始,跳過A(airway)B (breathing)。也就是說,面對急救治療環境鉅變,整體的醫療觀念都要改變,不能只停留在五星級醫院看診!

烏克蘭醫師特別提醒,戰事對民眾與醫界,會造成太多不確定,包括醫院與救護車都可能是被破壞的標的。因此,除了強固既有的救護設施,醫師與民眾都需要接受訓練以彈性與移動方式來應變。

美國兩位具實戰經驗軍醫,則強調自救設備與工具、搜集救護資料、以及外科與急救醫師對戰傷醫療再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將在Dr. Mark Bowyer帶隊下,安排5月在花蓮慈濟醫院啟動Advanced Surgical Skills for Exposures in Trauma (ASSET)課程。

達爾文說過,能存活下來的物種並不是最強壯或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改變的。醫界不能停留在承平時代,只關注醫院評鑑與健保,必須也要具備應變各種挑戰的彈性與整備。

從淨零轉型到韌性應變

國家、產業、機構的永續發展,在承平時代要強調淨零轉型,但災難來臨時,韌性應變將是首要,否則一切歸零。2020年爆發的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台灣表現亮眼,但也感受到關鍵防疫物資、疫苗、快篩試劑的即時製造、驗證、供需,關係到國家韌性。如今,疫情已經降級,但部分國內的醫材與藥品,仍常聽聞不預警的供應斷鏈。

面對大自然與人為各種大型災難,我們都應抱持著「毋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心態。更重要是能把承平時的運作及架構,有條不紊在一聲令下轉換成緊急韌性系統,這才是智慧。同時,我們也要宣導各層次整備,讓個人、社區、醫院,甚至整個社會更安全、更合諧。例如全民韌性,使全民能擁有緊急救護技能、整備家中應變物資,平時也能自救救人。韌性社區則是讓民眾熟知就近之醫療處所,或可用社區醫護資源,平時可用於照顧社區內長者與弱勢。韌性醫院可藉由流程精實、衛藥材庫存管控,強固水電能源,韌性數位通聯,平時也可節能減碳,節省成本。

國內各界對於備戰與避戰或有不同見解,但是對於整體社會一起增強對大型災難的應變韌性,及早準備,大家應是有志一同,毫無懸念才是!

(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外科講座教授&董事長、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前臺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