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一位有歷史感的總統:領航人的國家願景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朱孟庠   
2023-07-16

民進黨全代會前,欣慰!賴清德:「當台灣總統可以走進白宮,我們追求的政治目標就達成了。」台灣需要一位有歷史感的總統。歷經一個世紀的掙扎,深信歷史已擠壓出了台灣主體認同。然艱困仍在眼前。

柯文哲將走進白宮貶為「外傭」;侯友宜搶著「重啟服貿」;郭台銘一心與中國簽定「和平協議」。香港、西藏、新疆、蒙古…的歷史教訓,殷鑑不遠,然從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兩大在野黨的總統候選人,也如「清白里的里長」般毫無歷史視野?

黑格爾的名諺:「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最大教訓,就是不會學到教訓」。正值中國對台文攻武嚇步步進逼之際,三個親中總統候選人,加總的民調支持度,竟高過本土派有深厚歷練與準備的賴清德,敵我不分至此?

挪威的歷史教訓正在台灣赤裸裸上演,「Quisling」被用來形容叛徒、通敵者或是在內部搞破壞的第五縱隊。其典故源自挪威政客維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在二戰的賣國行徑。吉斯林原在挪威享有極高社會威望,當國防大臣,且有外派蘇聯的資歷,最終卻成為賣國賊的代名詞。

七月五日賴清德總統候選人投書國際媒體,指出我將尋求與民主夥伴和盟友更廣泛的合作。民主與專制路途分歧,「中南海」與「白宮」這是價值的選擇,但悲哀的是大敵當前,台灣國家認同卻分裂,無法團結禦敵。藍白三個總統候選人仍搞不清楚「國」在哪裡?外來政權仍不願落地生根?七十餘年來始終無法體認台灣人的歷史悲痛。

台灣史裡盡是血淚斑斑的身分認同之掙扎。自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開打,到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悲劇,從棄母語的「皇民化運動」到陳儀政府的「中國化運動」,短短十年交錯而來的兩個政權,兩種語言,兩種身分認同,均以國家暴力加諸於台灣人民身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二戰結束,一天之內「台灣人」從「日本人」變成「中國人」。

接續而來的二二八悲劇其實是一場台灣人靈魂的抗爭運動。台灣精英持續延伸日本殖民時代台灣人覺醒的民主運動(如新文化運動、議會請願運動等),不惜以武裝抗爭向陳儀政府逼出民主承諾,全台連線要求縣市長民選,《三十二條要求》中一條又一條寫著「任用本省人」。

莫忘先輩為爭民主以血淚身軀灌溉,全面執政後的民主進步黨,當深化民主,確認台灣人的身分認同,至盼有朝一日能以獨立國格以迎靈祭拜先烈,這就是所有台灣人的意志。

歷史擠壓出台灣主體認同!賴清德「白宮說」之下一步,是走入國際成為「聯合國」的一員。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民主島國,是兩千三百五十萬台灣人依存的多元文化的根與土壤,這裡飄散的是自由、開放、熱情的氣息,年輕人可明白?從出生就呼吸著如此清甜的自由氣息,卻是代代民主前輩一生血淚與青春拼鬥來的!至盼公民們珍惜選票,分清誰是有台灣歷史感的總統候選人?

(作者是李登輝基金會前副秘書長)

編按:「清白里的里長」是指台北市內湖區清白里里長候選人邱瑞蓮,在國民黨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競選期間,邱瑞蓮擔任蔣的內湖後援會總幹事,並參選內湖區清白里里長,卻被查出與陳姓丈夫接受中方資助,無償取得六千支快篩試劑,用來賄選,夫妻被起訴,檢方並建請法院依反滲透法規定加重二分之一徒刑。一旦認定有罪,最重可分別判刑十五年。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