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教育步上「中國人」的回頭路! |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 |
作者 陳啟濃 | |
2024-06-01 | |
許多四,五年級生,國中時代的地理考卷,考題都會有「從廣州到北京,要坐那些鐵路?」為了背答案,虛擲了寶貴的年少青春。然而到了讀大學,都還不認識台灣曾經經歷過「二二八事件」。 解嚴前威權世代的教育,就是很明顯得的「政治意識形態」掛帥的課程,統治者把有利於政權統治目的的內容,強制的灌輸給學生。因而不僅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還挑動學生要抱定「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的志向。 好不容易台灣解嚴,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教育走向與學生有意義的連結,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內容,以生活化、務實取向為主。教育本該促進學生認識生長環境,從而產生連結,養成問題解決的能力,提升自我的生活技能。 立法院的一場國民黨主辦的公聽會,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出席表示, 108課綱是歷史虛無的教綱,因為「去中國化」。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更主張應停止108課綱。因為保守力量的反彈,立法院現在又由在野聯盟占多數,回復「中國課綱」,重新回到「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時代,有機會再度成為學生的噩夢。
回復黨國時代的「中國人」課程,才是「意識形態」主導的偏差教育。台灣主體性的教育,只不過是回歸教育該有的本質,讓教育與學生產生實際的連結,建立生活化、人性化的課程內容。讓不當干預的政治力量退去,還給教育該有的清新面貌。教育要與學習者有意義的連結 別再讓課程步上「中國人」的回頭路。 (作者為嘉義大學教育博士)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開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