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美勉強的外交擁抱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大紀元   
2009-11-20

【大紀元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蘇雲編譯報導)奧巴馬訪中結束了,一位民選總統訪問極權國家的大戲落下帷幕,但中美雙方僅取得一點微薄的成果,且留下了更多未完成的事務。這一結果預示,未來美國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面對一個越來越霸權的中共政府。

雖然奧巴馬17日(週二)宣佈與北京取得了廣泛的結構性合作,但面對的是兩國在人權和經濟問題上持續增強加的摩擦。

《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奧胡在粗糙的(clumsy)「記者會」上,各自宣布雄心勃勃的合作聲明。但兩人不接受任何媒體提問,也沒有彼此間的互動,兩人所展現出的肢體語言似乎暗示著這整個活動非常不耐煩。

儘管美國官員們試圖淡化雙方的歧見及這次訪問的缺陷,但奧胡兩人在「記者會」上的肢體語言已經說明了一切。

雖然雙方都承認有歧見,但當一方提到這些歧見時,另一方的表現出非常不舒服的反應。奧巴馬提到,應該賦予少數民族及宗教團體「基本人權」,提出西藏問題,然後強調北京與達賴喇嘛的「對話」。巴德爾表示,在閉門會談中,奧巴馬針對一系列的人權問題對胡錦濤施壓,包括少數族裔的處境,互聯網封鎖等。

當胡錦濤說:「我想奧巴馬總統強調,在目前這個時刻我們必須拒絕及拒絕保護主義.....」,奧巴馬低頭看著講臺。

當奧巴馬強調伊朗的核子計劃的嚴重性,並宣稱,「在這點上,兩國是團結一致的」。奧表示,如果伊朗不能證明核子計劃是和平性質的,「後果將會非常嚴重」。但胡錦濤卻沒提到這些。

當天稍後,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上,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用比過去歷任財政部長都低調的口氣,重複了美國對中國經濟政策的期望,其中包括:人民幣匯兌制度改革(人民幣升值)及中方放寬、增加進口。

在發佈的聲明中,奧胡兩人列出了一份很長的兩國合作的範圍,是兩國近來最具雄心的合作計劃,清楚地表列了兩國的共同利益。這些項目包括:全球經濟復甦和解決氣候變化、具體的計劃如擴大民間旅遊和增加五倍到中國學習的美國學生等。

《華爾街日報》記者資深記者詹森( Ian Johnson)對奧巴馬之中國行分析說,從表面上看,奧胡兩人的會議是按表操課。但對奧巴馬而言,這次訪問的結果很複雜。奧巴馬的幕僚們說,在解決最難處理的全球問題上,奧將中國視為美國最重要的夥伴。

美中兩國比其他國家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位置及與北韓邊境接連的關係,使它變成解決伊朗及北韓核危機不可缺少的夥伴。而且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使兩國的經濟變得緊密相關。白宮的幕僚稱,中美關係從來沒有過那麼緊密重要。

「這非常矛盾」,加州洛杉磯大學(UCLA)中國政治學教授波奧姆(Richard Baum)說:「新聞發佈會證實了我們對原先會議的最低期待,但是當我看到雙方聲明後,我自問:等一下,我們是在談論相同的事件嗎﹖這份文件是二十年來範圍最廣的,或許是史上最廣的。」

這種分歧的觀點可以自美國官員對這次訪問的描述中看出。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東亞政策資深主管巴德爾(Jeffrey Bader)表示,這一趟會談是成功的,但表現出來只是「重大的第一步」。

而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為這次訪問的缺點辯護。對於奧巴馬在上海市政廳與學生對話,中方缺乏大面積的報導一事。他說:「在一個有3.5億因特網用戶及7千萬博客的國家,總統的談話將會獲得共鳴。」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Robert Gibbs)表示,總統及其幕僚並未期待「兩天的中國之行就就會出現很大的改變」他補充,「我們知道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

Source: 大紀元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