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喊出股市兩萬點,實在有夠腦殘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諸羅山社   
2007-07-20
先來看媒體的這則報導:

 馬英九:股市目標 應放在兩萬點
 2007/07/13 記者江健男/和美報導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上午參觀彰化縣和美鎮兩家紡織企業時表示,國內股市指數早在8年前就已站上1萬點,民進黨執政8年來,國內經濟一直「原地踏步」,政府不該以股市萬點為滿足,目標應放在兩萬點。


 他也說,在大陸經濟崛起之際,國內企業仍能研發創新,根留本土、結合亞太、布局全球、放眼國際,台灣這種企業精神,一直是他經營台灣的理念。


 「和美織仔」曾經是台灣早期紡織界相當著名的重鎮,馬英九上午走訪和美鎮裕源紡織及台灣百合兩家紡織廠,受到員工們熱情歡迎。裕源紡織員工組成的單車隊「裕源車隊」還在路口迎接,並邀馬英九共騎單車進入廠區。馬英九在裕源公司與部分業界座談時指出,他接觸很多企業老闆的共同想法,就是希望政府對於民間經貿作為「少管一點」,減少限制,放手讓業者拚經濟,股市指數自然就能往上爬。


 娘娘腔的馬英九真的是在睜眼說瞎話。


 根留本土是台聯的理念,研發創新是民進黨理念,結合亞太、布局全球、放眼國際,則是所有人的常識;馬英九居然把它們當成他與中國國民黨的「慧眼想法」,中國黨何曾有過「慧眼想法」?他們只會一直強調無條件三通。


 從這篇新聞就可看出,馬英九沒念過書,更沒啥經濟常識,這樣的股市說詞就好像小孩子在玩家家酒,雙方用喊的叫價一樣。


 稍有財金常識的人都曉得,股市是一種「序列式」的「縱向資料」,與一般橫向資料指標不同的,隨時間縱向的序列資料是有週期的,這些縱向資料並非「獨立」,且存在遞延關係(lag)。以往我們在研究財務方面學問,時間序列式的資料重點著重在「趨勢」,而不是在數字,趨勢所指的就是週期性。且股市與亞太區或與貿易依存度關係高的國家,會有存在「共整合因子」,絕對沒有一個國家股市是超然獨立於世界市場的。


 若照馬英九的文盲說詞,那麼,股市圖永遠是一個「正斜率」曲線的圖形,因為照他說法,股市不可能會掉而只會漲,那大學裡的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還用念?照他邏輯,開國越久的國家,股市一定越高,且股市也不必休市,一直放給他足夠的時間讓它持續漲,這樣破兩萬那有啥問題,破兩百萬點都不是夢。


 從八年前起,中國黨積極鼓勵大膽西進、資金外移到中國,現存於台灣土地上的公司所申請上市上櫃的股數沒變,但是,資金外流後平均每股價格當然就會下降,這是常識;簡單說,資金是分子,股數是分母,分子變小,分母不變,它們的比值叫價格,價格當然就會低,股市就會跌。


 平時以高知識份子自居,學歷卻令人質疑怎麼拿到的,竟腦殘到兩萬點這種話也講得出口,比「兩岸共同市場」還白癡、還夭壽骨,會有報應的。


 再來這句話,問題更嚴重:「少管一點」。


 到底是「管」,還是「不管」?如果是「不管」,那就是自由競爭,反對政府干預的古典經濟學精神,此種學派精神在於政府完全放由企業各自經營,且不得干涉,所有的競爭方式皆以「價格」呈現。大家想想,古典學派真的適合於當今世界社會現象?


 容在下描述一下當年古典學盛行的時空背景。當時是工業革命以前,是很勞力密集度高的社會現象,當機械取代人類勞力後,古典學派宣告失敗,美國一直延用到發生經濟大恐慌,全國67%失業率;因為「價格的競爭」會使生產及經濟面會以「成本考量」為主,成本考量最容易就是裁員,失業率不出現才有鬼。


 後來取代古典學派的,就是由Keynes為主的新古典學派,還有後來的貨幣學派,才把工業革命後的世界經濟帶向現代化,一直延用至今。


 今日是網路通訊時代,更是全球經濟時代,古典學派那套更不可用於現在的現象,況且台灣這幾年早由勞力密集度高產業轉為資訊科技與服務業,所以,為什麼經建會所提出的二又二分之一級產業,就是屬於結合工業性質的服務業為主,還有包括電子商務。


 照小弟淺見,古典經濟法適合在現代勞力密集度高的中國,但是,絕對不適合台灣。或許在娘娘的馬英九眼中的經濟,只有中國觀,沒有世界觀,還是他的腦袋還停留在幾百年前?這跟他還一直認為中華民國還存在的腦袋(停留在60年前)一樣都很古老。平日西裝筆挺,又不愛穿內褲的,說話總是前後矛盾的馬英九,有現代化的外表,卻還有著幾百年前的腦子,不如去重新投胎算了。


 以「馬上蕭失」團隊號稱的中國黨,總是說它比民進黨懂經濟,在其自稱有著財經專家的中國黨候選人團隊,卻是一人提出一種「非常不像樣」的經濟想法,真的是在自曝其短。其實,台灣經濟問題最主要不是出在市場,而是出在「租稅」與「社會福利制度不公平」這兩項。


 「租稅」會影響廠商生產意願及根留台灣的意願;「社會福利」弄得好,會避免創造社會特殊階級與人群。這兩項要先提出解決,才來談產業與經濟的下一步。股市接連這陣子的「牛市」,不就是因為經濟部長何志欽提出的租稅利多所帶動的?中國之前會那麼強力吸收台灣資金與廠商,不就也是租稅問題,而非大家所談論的「勞動便宜」,勞動支出費用遠遠不及租稅,所以,租稅問題才是重點。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7.15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