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年也有「鎖國論」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Tottoro   
2010-01-04

這兩天看了一部2008年贏得多項獎項的紀錄片,片名是「I.O.U.S.A.」,內容是討論美國國家債務的形成以及龐大赤字所造成的衝擊。I.O.U.這三個英文字母念起來跟「我欠你錢」(I Owe You)是一樣的;事實上,這部電影的海報(下圖)就是美國白宮前面的草地上插了一支「出售中」的牌子。

點選可看原始圖檔

塑造美國經濟赤字的原因當然很複雜,但基本上政府預算的浪費,一般人民缺乏儲蓄觀念,貿易逆差造成的赤字,和領導階層的決策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到底情況有多嚴重呢?在這部紀錄片拍攝的2007年,赤字是8.9兆美元,相當於65.6%的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而兩年後的今天,2009年的赤字已經達到12.8兆,換算成GDP是90.4%;也就是說美國國內的人民辛苦工作329天不吃不喝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債務。

這個數字雖然很驚人,但讓我們更吃驚的發現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81%是來自一般人民的所得稅,大企業主所承擔的所得稅只佔了稅收總額的12%。乖乖!難怪我們每個月的薪水會被山姆叔叔拿走了那麼多。

曾經,我們也以為所謂「經濟全球化」對台灣或任何其他經濟實體是不可避免的;至少能夠讓貨物流通而沒有太多關稅壁壘,確實讓很多人可以用低廉的價錢享受到更多的物資。但是在過去的幾年內,我們開始懷疑這個概念是否被過度誇大了。只要看看美國,沒有人會不同意這絕對是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國家。然而,多年來節節上昇的美國政府財政赤字以及失業率豈不是很諷刺的反證嗎?

因此,當這些大公司和財團一直吹噓經濟全球化是多麼美妙的時候,有多少廠商離開了美國去其他國家設廠賺取更多的利潤,而這些企業只負責12%的稅收?在同一時間內,因為工廠公司的關閉,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工作,結果我們這些一般受薪階級反而要承擔絕大部份的政府預算。

一個多月之前,華盛頓郵報的Harold Meyerson寫了一篇報導標題是「中國製造的婚姻」(A Marriage Made in China)。他所指的「婚姻」就是1999年美國政府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ized Trade Relations)的這件事。

1998年的時候,美國商界的領袖、克林頓政府內的成員、國會裡面多數的共和黨員和少數的民主黨的議員,都認為美國人民在那個交易中是個大贏家。除了一些先知先覺的稀有人物,美國的主流經濟學者和民意似乎也是一面倒的贊同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貿易關係。根據華郵的報導,當時是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的最高階主管人員Carly Fiorina甚至還警告國會不可以否決這一協議,她說:「反對跟中國貿易就是跟美國的企業、員工、公民,和中國的人民作對。」主張這個論點的人說,這個PNTR協議最後會造成中國的政治自由化,而且還可以使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增加,有利於逆轉美國跟中國的貿易不平衡。

結果呢?中國才在幾天前重判倡導民主的人權鬥士劉曉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判決劉先生11年的嚴刑重懲。至於貿易不平衡呢?在美國跟中國這麼麻吉以前,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赤字大約是600億美元(1998年),10年之後(就是那個馬先生跟華爾街日報記者所說的decade啦)美中的逆差已經擴大到2680億美元,而且數以萬計的美國工廠也倒閉了。

這位Carly Fiorina女士當然不是贊成美中這檔「婚事」的唯一人物,但她當時的發言跟台灣的中國國民黨一派的「鎖國論」簡直是如出一轍。Fiorina形容她自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因此她一直是經濟全球化的強力支持者。在一個2004年的會議上,她批評美國國會「有不斷上升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在作祟」,「工作機會已經不是上帝賦予給美國人天生的權利了。我們的國家應齊心一起爭取工作。」;Fiorina並認為「為了長遠的發展,提高美國的競爭力是保護美國的高科技職位唯一的途徑。」她的評論引起一些科技界的工作人員的強烈反應,他們認為由於一些海外國家的工資較低,這是鼓勵美國企業把就業機會外包的政策。對於當時這些反對的聲浪,Fiorina在華爾街日報投稿並批評他們是保護主義,是「逃避全球經濟的現實」,而且如果美國採取鎖國的政策,「我們將不能保有最具創新的國家的地位」。

今天當美國的失業率躍升至將近10%的時候,這些當年指責別人是保護主義,是鎖國論的人物又在做什麼呢? 繼續以Carly Fiorina女士為例子好了。2008年的時候Fiorina女士擔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John McCain的經濟顧問;她目前仍然擔任好幾個主要的商業組織的董事會;Fiorina也在2009年的11月宣布她將尋求共和黨的提名,在2010年競選美國加州參議院的代表。也就是說,雖然她當年對中國的預測一點也不準確,看來Fiorina女士自己還是幹得有聲有色絲毫不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呢。

「經濟全球化」和馬先生最愛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一樣,當然不可能完全都是不利的。根據財訊在去年底所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反對簽訂ECFA的比率是32%,回答不知道或沒意見的將近40%,而贊成簽訂的有29%。ECFA的最大問題除了馬團隊管你台灣人怎麼想的霸王硬上弓的簽署方式,主要還是ECFA的受利人到底是誰?利弊得失之間的平衡以及「萬一的」備用計劃在哪裡?更不用談簽約的對手中國還是以上千枚飛彈對準台灣的國家,而且一天到晚揚言不惜以武力教訓不聽話的「台灣同胞」的共產集權。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我精神錯亂了,怎麼會只有32%的台灣人反對ECFA呢?其他的民調受訪者到底是天真還是無知?

美國的開國元老之一的傑佛遜總統(Thomas Jefferson)曾經說過:「如果無知是幸福,為什麼世界上沒有更多快樂的人?」一點也沒錯,無知的人民就是會變成政客和財團的俎上肉。總而言之,不知道那些因為就業機會流逝海外而失去工作,而且必需法拍他們房屋的美國人,是否還會覺得Fiorina女士的「要有創意,而不是保護主義」的反鎖國論很有道理?

參考資料:
1. I.O.U.S.A.紀錄片︰網站有30分鐘的濃縮影片可以觀看
2. I.O.U.S.A.的維基百科
3. 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中國製造的婚姻」

Source: TaiwanOnline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