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由對抗網絡封鎖 谷歌事件恐升級
新聞 - 新聞快報
作者 大紀元   
2010-01-17

【大紀元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偉林綜合報導】谷歌事件持續發酵。美國國務院15日表示,將很快向中國發出外交照會,表達對迫使谷歌考慮退出中國的網絡攻擊的關注。同時,中國官方則一方面表示沒有接獲谷歌關於退出中國的正式文件,另一方面則把輿論導向「谷歌要挾中國政府、美國干預中國事務」。觀察人士對此認為,谷歌事件恐升級到政府及外交層面,將演變成一場互聯網自由與網絡封鎖的較量。

週二(12日),谷歌通過官方博客宣布,由於在中國的服務器以及人權活動人士的賬戶遭到長期的網絡攻擊,並對中共要求過濾搜索引擎的不滿,谷歌中國決定可能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14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表示「支持谷歌的行動」,並強調奧巴馬總統「強烈支持」自由使用互聯網這一普遍權利。《商業週刊》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認為:谷歌在中國遭遇的問題不是一家美國公司和中國的「單純商業糾紛」,而是美國一項嚴肅的外交政策問題。

15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宣布,最早可能在下週初將就谷歌事件向中國發出外交照會,以表達對這一事件的關注,「並要求中國提供信息,解釋這一事件是如何發生的,以及他們準備怎麼處理這一問題。」

同一天(15日),面對外界的詢問,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則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商務部和北京市商委仍未收到谷歌正式提出撤回在華投資或退出中國市場的報告,並表示「谷歌作出的任何決定,並不會影響中美整體的經貿關係」。

同時,中國官方媒體則把輿論導向「谷歌借人權和言論自由,要挾中國政府」,態度強硬地聲稱:「任何外國公司想在中國發展,必須接受中國的法律、規定的限制。」同時指責美國在背後「明火執仗」,干預中國事務,等等。

觀察人士認為,從目前中美雙方的火藥味看,谷歌考慮退出中國事件已經從企業行為上升政府以及外交層面,谷歌事件恐將升級。其問題核心是互聯網自由與中共網絡封鎖的較量。

「谷歌良心」遭到中共打壓

據《華爾街日報》15日報導,谷歌聲言退出中國的驚人之舉,與谷歌創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深度參與有關,在作出聲明前,谷歌對這一決定醞釀了數週之久。

報導說,同布林交談過的人表示,很久以來布林就曾向朋友和谷歌的同事吐露他對於在華經營的矛盾心理。在俄羅斯度過童年的布林,對政府過濾信息和內容審查有切身體會,所以多年來,布林一直是谷歌非正式的企業良心,及其「不作惡」(Don't be Evil)信條的守護者。

據知情人透露,谷歌高層經過激烈商討,最後,首席執行官施密特、創始人佩奇和布林一致認為,他們應當公開披露谷歌遭網絡攻擊的事情,加上中國方面要求過濾搜索引擎以及人權問題的措辭,並決定重新評估谷歌在中國業務運營的可行性。

事實上,谷歌遭到網絡攻擊由來已久,特別是其Gmail郵件服務有不少人權人士在使用。最近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是,2009年9月1日,谷歌的Web郵件服務通信量超過了傳輸路由器的最大處理容量,導致了Gmail癱瘓長達100分鐘。雖然谷歌沒有發表導致容量陡增的原因,但外界一般相信,此為人為的網絡攻擊所致。

而在此前的6月中旬,谷歌中國遭到中國政府的批評,指谷歌在大量境外互聯網上的淫穢色情信息通過該網站傳播到中國境內,嚴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並罕見地同時遭到官方新華網、人民網和中央電視台等主要媒體的「圍剿」。而事後據網絡專家調查,在中國官方指責谷歌「黃毒氾濫」的前後兩週時間內,北京專門有人在谷歌上大量搜索淫穢詞彙,人為製造「黃色谷歌」。

分析人士認為,互聯網的發展,給中國大陸網民了解真實資訊提供了條件,而自由信息的傳播則是中共最恐懼的,打壓谷歌是中共加強網絡封鎖的前兆。

網絡自由向網絡封鎖宣戰

在本次谷歌事件發生前的1月6日,美國參議員Luger在美國著名的《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微博對抗恐怖》(Twitter vs. Terror)的文章,宣傳美國國務院應該利用新網絡技術,來為美國全球的「自由」推廣運動而戰。

1月7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國務院請吃飯。這是一場小規模的晚宴,規模雖小,來客卻都是通訊科技界的重量級人物。客人名單上有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爾西 (Jack Dorsey)、微軟首席研究與戰略官克瑞格.蒙迪(Craig Mundie),以及Mobile Accord CEO James Eberhard,思科CMO Susan Bostron,紐約大學教授Clay Shirky,以及個人民主(Personal Democracy)創始人Andrew Rasiej等。

此次谷歌準備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事,分析認為,該事件將吹響互聯網自由與網絡封鎖之戰。

其實,網絡封鎖與反封鎖,自互聯網誕辰之日起就是個熱門話題,之間的較量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中共由於懼怕自由信息的流通,近年來對網絡封殺越演越烈,從「金盾工程」到綠壩,再到網絡實名制,步步緊逼。

而作為網絡自由的捍衛者,由法輪功學員、頂尖網絡技術專家組成「全球網絡自由聯盟」研發的突破網絡封鎖軟件則受到了中國大陸民眾的推崇,紛紛「翻牆」、突破中共的封鎖了解外面的世界。伊朗民眾更是把這些突破封鎖軟件當作了解外部資訊的「寶貝」。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大媒體均發出呼籲,要求美國政府支持和資助研發破網工具,突破網絡封鎖。

「互聯網總統」支持互聯網自由

谷歌事件爆發後,美國政府官員,包括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以及眾議長佩羅西都作出了態度堅決的反應,表示支持谷歌。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也強調,谷歌事件與網絡自由與言論自由有關,而言論自由是美國的一項核心價值觀。

奧巴馬在去年11月訪華期間,就直言支持互聯網資訊自由,不贊成網絡審查。在上海與中國青年對話時,奧巴馬強調,「一個社會資訊流通越自由,就會變得越強大,因為這樣子,世界各地的公民能讓自己的政府負責。」

奧巴馬說:「我一向全力支持互聯網開放使用,也大力支持不做任何審查。」「因為它迫使我聽到一些我不願意聽到的意見,也迫使我審查我正在做的事情,每天都要審查。」不過,這些言論沒有出現在中國官方的媒體上。而《南方都市報》專訪奧巴馬的文章更是遭到中共當局的封殺,報社高層也遭到撤換。

而作為互聯網自由的受益者,奧巴馬在千年競選總統期間,就大量使用數字技術與互聯網,以更深入和互動的方式建立起與選民之間的關係,吸引了大量的「長尾」和草根力量,獲得選民信任,最終獲得成功。奧巴馬本人也被一些網民成為「互聯網總統」。

Source: 大紀元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