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人權的畫師-台灣神陳澄波菩薩
聖山教育 - 分享台灣神
作者 twlight   
2010-01-22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華嚴經

心如同擅長繪畫的畫師一般,能以畫筆創造出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人生的畫布,要如何彩繪,人生價值何在,全憑己心之一念。「大自然就是我的畫室」,這是陳澄波最常說的一句話。

他對台灣鄉土有很深的情感,台灣鄉土風情是他最鍾情的彩繪對象,而描繪嘉義街景的油畫更是可見他的用心,因為這是他的故鄉。
他的畫作充滿熱情,同時也存在台灣鄉土特有的樸拙與祥和。對於畫作的內涵,他認為:「我在畫面所要表達的,便是線條的動態,並且以擦筆使整個畫面活潑起來,或者是說,言語無法傳達的,某種神祕力滲入畫面吧,這便是我作畫用心處。」陳澄波於一九三四年在台灣新民報表達他在繪畫上的用心,充滿生命力的油畫則是陳澄波的心靈畫作。至於隱伏於心靈畫作中的神秘力量為何,則留待個人去體會。

繪畫乃是心中渴望的投射,而台灣是供他盡情揮灑的畫布。渴望和平與公義的心,繪出的是安詳與寧靜的景象。陳澄波將他心中的情感與渴望投射於畫布上,嘉義街景的祥和與安適則成為他畫作的主要特色。除了對於畫作的熱愛,他對台灣鄉土的熱愛也異常強烈,他以台灣土地做為實踐理想的所在,他以嘉義市為畫布,繪出和平、正義的世界。他以熱情的心描繪出台灣鄉土的樸拙與祥和,同時台灣的公義、人權也因此顆熱情、善於助人的心散發出五彩光亮。

就如同許多人一樣,從小許下自己成人後希望能實踐的願望,陳澄波也不例外,不過他的志向卻與眾不同。他曾在手扎寫下這樣的立志:「從小的時候起,就常抱著要做大事的願望,只有在那樣的心情下,心裡才有真正的溫暖與滿足,想來我就是靠著這長大的」。抱持做大事願望的陳澄波,果真於戰後被市民選為嘉義市市參議員,以及受好友推薦擔任教育廳學產管理委員會委員。由於這是他從小的立志,因此即使為此二無給的職務忙的焦頭爛額,仍甘之如飴。然而這不代表陳澄波喜歡當大官的權威感,而是他「對公眾的事很熱心,喜歡幫助別人」陳重光指出[1]。

陳澄波在擔任市參議員期間,「如遇政府官員的不法情形,例如貪汙等現象,他都會站在正義的立場加以指責」。他不僅有正義的精神,而且作人相當正直。陳澄波之子陳重光說:「戰後,許多人都忙著佔日本人的財產,他當時擔任台灣學產管理委員,負責接收日產的工作,有很多機會可以佔一些房屋土地,但他都沒這麼做,依然住自己的舊房子,除自己原有祖產外也沒有土地,從不曾非分得到東西或對人做非分的要求」。[2]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陳澄波不以職務之便,貪圖非分之財物,此正大光明的氣質實為台灣人的典範。但若「強取豪奪,不知廉恥,身為公僕代議之士,好侵好奪,擄掠致害,特權聚財......皆造無邊之罪,無可轉逆。」台灣神在「台灣神太上真經」中以此經文提出警示,盼台灣人在行公眾利益之事時皆能效法台灣神的正直美德,若反其道而行,將自招無邊的罪罰。

228事件爆發後,嘉義發生激烈的抗爭運動,為使事件能和平落幕,嘉義市參議會決議選派和平使者,帶米、水果等前往中國黨軍被困之處慰問、進行溝通。當時擔任市參議員的陳澄波,由於會說國語,因此被推舉為和平使者之一。另一方面,由於陳澄波「對公眾的事很熱心,喜歡幫助別人」,因而願意不畏風險擔任和平使至嘉義水上機場與中國黨軍談判。儘管未去之前已知此趟可能會有危險,而他又曾在中國待過數年,具有中國經驗的他知道中國殺人很恐怖,但為了公眾利益,他仍不顧自身安危的前往擔任和平使,為台灣人民爭取和平與人權。

陳澄波對生死之事看得很開,並願意為所熱愛之事奉獻出生命。1921年,陳澄波在他27歲時即在手扎上寫下這樣的話:「一個以藝術創作為己任的人,卻不能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死,還能夠算是個藝術家嗎?」表達了他對藝術的熱愛以及願意為藝術犧牲的決心。然而,他最後將他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他熱愛的鄉土,擔任和平使則是他為鄉里湧淌出的最後一份熱情,他以自己為畫筆、為油彩,在他熱愛的台灣鄉土畫出一幅公益、人權的油畫。

陳澄波曾以油彩自喻,除了描述油彩從無至有、歷經種種艱辛,最後獲得讚賞的過程,同時也適切地表達出他的人生觀:

我,就是油彩,不知生長於何時何處,自從被人帶進了工廠,就在女工纖細的手裏,把我分解又再分解,成為有用的顏料。

再也不知道這世界發生過什麼事,只知道這裡是機器的工廠。在吱呀、吱呀的響聲裏,「壓」的一聲,我變成了粉沫。

堆積在台前的,都是我同伴的屍體,他們全在「壓」的一聲下犧牲了。

又是達、達地?起,什麼在推我進長管,掉入水槽?沉的、浮的,和半沉不浮的全是我的同伴。一下,工人已在打撈,不管沉的浮的全被救起,等著晒乾。

這次,我被拋在油鍋裏,拌成了黏糖漿,火在焰焰中昇起,我的命死去活來,醒來時已裝在籤筒裏。紅的、黃的各色紙籤都是我的名字,我貼著它躺進紙盒,來到人的世界。

有一天,我被人買走了,他是個畫家。每天,他把我擠了出來,調著、弄著、塗著、刷著,好久好久,我才乾成一幅畫,掛在畫展的會場。

噢!真沒想到,這麼多人在羨慕地望著我,讚美我,那到底為什麼?難道我有過一段辛酸的命運?[3]

這首優美又富有意涵的自喻詩,除了表達出陳澄波對藝術的熱愛,也反映了他對世事的看法。古諺有云:「天加福是逆來的。」上天要賜予人福氣,是透過橫逆的考驗。以平常心看待世事,是面對橫逆的不二法門。陳澄波以其藝術哲學觀點重新詮釋此一真理,而他自己也經歷二二八的光榮試煉,擔任和平使並為和平奉獻生命,焚而不燬,蛻變成護佑台灣的本土神祇。

熱愛台灣的心,彩繪出台灣的一片天。台灣神陳澄波的「心」即是台灣工畫師,不僅創造出許多心靈畫作,同時也彩繪了台灣的天空與土地,留下公義、人權的色彩。

【註釋】
[1]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1995,嘉義驛前二二八,179頁。
[2]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1995,嘉義驛前二二八,177頁。
[3]雄獅圖書編著,《學院中的素人畫家─陳澄波》,〈台北,雄獅文化出版,民國68年〉,頁90-91。

Source: 與台灣神同在 - 樂多日誌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