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表面「讓利」 暗藏「統一」匕首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自由時報/社論   
2010-03-08

馬政府上台後積極與中國簽訂各項協議,為了化解民眾疑慮,掩蓋賣台事實,提出「先經後政」、「擱置主權爭議」等口號作為煙幕彈,讓民眾以為兩岸之間的協議侷限在經濟議題,不會危及台灣主權,因此失去戒心;同時中國也操作同樣的手法,在這段期間不太凸顯「一中原則」、「台灣是中國一部分」這些老教條,讓台灣人民以為中國已經痛改前非、洗心革面、放下屠刀了。其實,就在雙方唱雙簧、合謀詐騙下,馬政府早已以各項協議之名分批盜賣台灣主權。

但是,最近中國似乎急了,儘管仍然極力偽裝,卻掩藏不住併吞台灣的馬腳。一方面中國領導人仍好話說盡,從胡錦濤特地利用春節到福建漳州等地與台商過年,釋出中國對ECFA「說話算話」的訊息;再來便是溫家寶的「讓利說」,對台灣農民施展溫情攻勢;緊接著政協發言人也肉麻兮兮地誇口「我們的讓利應該更慷慨一些」;國台辦主任王毅則提出「平等互利、合情合理、釋放善意、好事辦好」的十六字原則。檯面上出現的盡是和藹可親的笑容。

另一方面卻掩蓋不住凶惡的真面目。胡錦濤在去年五月談ECFA時就曾坦言,「堅持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是關鍵所在」;最近,粗魯不文的人大發言人、中國前外長李肇星對中外記者大放厥詞,說中國是以「一個中國原則」對待台灣。李肇星此舉絕非一時失言,或者策略上失誤,因為溫家寶接著在人大報告中,將ECFA與「統一」掛鉤,指出「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定為新年度目標之一,「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繼續堅持發展兩岸關係,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可見一邊說好話,一邊撂狠話,已是中國目前對台的作法。

馬英九執政後,與中國暗渡陳倉,合作無間,何以近來中國難掩焦躁之情,頻頻亮出匕首,威脅台灣?關鍵轉折在於,從最近幾次選舉結果看來,馬政府顯然岌岌可危,國民黨的支持度下降趨勢若是無法逆轉,很可能會在二○一二總統大選失去政權。一旦如此,則不僅馬英九名字中所暗藏之「但悲不見九州同」的統一夢破滅,中國不擇手段所欲達成的「統一大業」也將灰飛煙滅,因此馬政府與中國都產生強烈的急躁感,迫不及待地想在馬英九所剩的兩年任期內達成共同的陰謀,即使不能立即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也要用經濟綁住台灣,讓其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淪為中國的經濟殖民地。料定如此一來,即使本土政權重新執政,亦無力回天,只能任中國宰割。這就是馬政府與中國過年後加大推動ECFA力道,馬英九甚至說不簽就不配做總統的真正原因。

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裡沒有純經濟的字眼,所有事務都是在為政治服務,馬政府不可能不了解,卻跟著欺騙人民。而且,馬政府最高行政首長吳敦義仍在答覆立委質詢時保證,若ECFA文件有任何統一字眼,「我辭職都可以。」簡直是把人民當三歲小孩。首先,這類文件本來就不會直接使用「統一」的字眼,但是如果我國是以「台灣地區」的名稱以對應中國的「大陸地區」,算不算是變相的統一字眼?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如果不敢點出這一點,不就是擺明要「統一」?所以,吳敦義不應再耍嘴皮了,若是真的反對統一,其對國人的承諾,應該是在ECFA文件中,台灣若再被當成地區,他就辭職下台。其次,協議使用的文字往往只是一種障眼法,或是文字遊戲,重要的是實質內容。ECFA用何種字眼簽署固然重要,但協議對台灣造成的實質影響,才應該是台灣人民首要關注的課題。由於簽署ECFA將造成台灣經濟受困,遭到中國完全掌控,即便協議使用字眼,在策略考量下未損及台灣地位,台灣亦是等於實質亡國,因此不管此一協議使用何種文字障眼法,企圖欺瞞台灣民眾,仍是萬萬簽不得。

尤要者,由於馬英九施政大失民心,看來馬政府時日不多了,中國顯然急於在這最後日子裡大搞兩面手法,恩威並濟,紅蘿蔔與棍棒齊下,逼迫台灣就範,因此此刻台灣處境確實非常險峻,台灣人民必須覺醒,展現強大的監督與反對力量,讓馬英九不敢輕舉妄動,獨斷獨行,等到本土政權再度執政,台灣方可渡過危機,真正轉危為安。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