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加有感--民族傳承之旅
聖山教育 - 楊緒東專欄
作者 楊緒東   
2000-10-02

訪美加有感--民族傳承之旅

  這次美加巡禮,主要是為了了解美國獨立運動,及美國如何脫離英、法種種的箝制,在短短二百多年的時間,造就了世界上政治、經濟、軍事的奇蹟,成為一個獨立及世界上最強國家;相較之下,台灣四百年的歷史,成為一個小島海洋強國,非常值得我們去了解、去探討。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第一天,我們到了美國獨立時代的首都—費城(Philadephia),參觀了自由鐘,1776年7月4日,自由鐘敲響了第一聲獨立宣言,接著是聯邦法院,獨立以後,就需有法治的觀念,這些歷史古蹟現在看來更顯得意義非凡。  

  繼續到美國華盛頓首府,一群喀什米爾人在華盛頓D.C.前面示威抗議,現場人很多,大概有四、五百人吧!聲勢浩大,他們是喀什米爾地區人民的親屬,現居住在美國,才有機會去響應這個事情。他們的抗議行動在美國是司空見慣,非常頻繁。  

  這個抗議行動,值得我們省思,未來台海兩岸如果合一,台灣會不會變成美國與中共的夾心餅乾,如同喀什米爾成為印度及巴基斯坦的緩衝地一般,只要有戰爭發生,台灣就首當其衝。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但中共並不是,美國期望中共在加入WTO之後,可以遵守國際法。但是中共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員,隨時可否決美國任何對世界和平所宣誓的法案,結果還是在政治問題裏面打轉。喀什米爾的事件,突顯了世界強權對於正義和平的追求,要有道德勇氣。  

  喀什米爾被瓜分成兩大部份,一部份屬於巴基斯坦,一部份屬於印度,喀什米爾本身有基督教徒,也有不同的信仰。喀什米爾是世界羊毛出產地,我們穿的羊毛衣品質最好的就是來自喀什米爾。每一次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戰爭時,就在喀什米爾打仗,它可以說是代罪羔羊。印度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信仰回教,巴基斯坦背後的老闆是中共,印度背後的老闆是美國、英國,彼此都有核子武器,互相競爭,這兩個國家都不是很富有,但是他們擁有核子武器,經過試爆之後,就變成世界上的核武大國,特別受到重視。台灣要不要發展核子武器,或者是虛張聲勢說要發展,這都是有相當的意義存在,如果海峽兩岸要談判,台灣沒有相當的武器系統或者飛彈投擲系統,足以強力抗衡中共的威脅,大概海峽兩岸也不必談了,也沒有談的條件,中共隨便跟美國打招呼一聲,就可以進駐台灣了,所以台灣既然自認為是一個民主化國家,就要自立自強。  

喀什米爾的抗議行動中,提出四點訴求:


白宮前的抗議潮

一、希望美國政府明確表示對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政策。對於喀什米爾的和 平訴求要堅決執行,不可以模糊不清。請美國堅定立場宣告:維繫喀 什米爾的和平行動。

二、希望印度與巴基斯坦跟喀什米爾的領袖,能夠接受中立國際組織、或世界各國的調停。講到這個就談到雖然台灣新政府成立,不斷釋出善意,但是中共不願意跟台灣談,喀什米爾的情況也一樣,因為它沒有武力,人家更不願意跟它談,所以它變成很沒有地位。它舉例北愛爾蘭與英國的談判,請英國、美國要介入,尊重喀什米爾人的主權,避免未來被犧牲。

三、希望柯林頓政府指派特使,像曼德拉、卡特、或者是國務卿來談,這些人都是講求民主人權的人士,也有很多這方面的經驗。

四、希望美國政府能引導喀什米爾領袖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或經貿會議。意即如果柯林頓政府沒有辦法做到上列的訴求,他們要參加非政府的民間組織,促進商機。跟台灣的訴求一樣,台灣強大,台灣有武力,喀 什米爾沒有武力,但是他們也想要獨立。它的網址是http://www. kashmiri.com。 

  我對喀什米爾的抗議行動很好奇,所以就直接衝到他們的遊行隊伍,與當中的某些人談了台灣的民主經驗,他們對台灣的民主傳承相當的期待也認同,圍過來的人就漸漸多了,引起當地警方的注意,我們彼此趕快交換了談話內容及他們的傳單,就散開了。  

  這表示世界上大家共同追求的就是民主自由與獨立自主。台灣實在悲哀,中共講一句話,我們這裏傳聲筒太多,不敢講第二句話,加上現在股票大跌,大家怪罪新政府,其實股票交易只要回歸到正常面一定會大跌,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情形,大家要對新政府有信心。

美國、加拿大的民主精神值得台灣學習 

  我們接著又參觀白宮、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林肯解放黑奴,這是講自由,像傑佛遜紀念堂,這是講人權民主的總統,華盛頓紀念碑,甘迺迪議事中心,這些是美國自由民主重視人權的一個表徵,所以我覺得這一次有相當大的收穫。

  加拿大這個地區民風保守,因為加拿大原為英、法的殖民地,所以一開始就很注重法治及秩序,也顯得比較保守,和美國不太一樣,但是曾經對於原住民的殺伐、壓迫、侵佔土地都是一樣的,現在開始省思,想發揚原住民的文化,犯下錯誤再來尋求補救總是比較遺憾,但至少加拿大與美國現在對原住民都很重視,因為他們已經從一個混亂的建國時代到成立一個民主國家,認為要遵守遊戲規則,尊重少數民族,說起來是經過一個痛苦的經驗之後,最後產生一個比較良性互動的民主制度,老百姓知道什麼叫民主制度與法治,也知道什麼叫做人權,一般都不會濫用、誤用或發生媒體誤導民眾的現象,雖然媒體很發達,但是也很客觀,怕說錯話,遭受輿論壓力。  

  加拿大內部有兩個問題最嚴重,魁北克這個地方原是法國殖民地,法國人居住在此,1763年英國併吞了法國在北美的屬地,在加拿大獲得自治權後,這些法裔始終保有獨特性,他們想要獨立,但是理由很牽強,因為當生活都很自由繁榮富裕的時候,無所謂獨立不獨立的問題。但是加拿大是民主國家,要尊重大家的聲音,很難得到一種強制性的整合。這與喀什米爾不一樣,喀什米爾是一個地區,在夾縫中求生存,即使以後成立一個國家,也很難生存,因為缺乏海港,沒有出口,像蘇聯崩解之後,位於內陸的小國家,都很難生存,一定要有海邊、大湖泊、或者大的水域,能夠對外交通。不一定都要獨立,獨立沒有辦法往外走,有什麼用?

台灣的未來有解  

  台灣獨立的條件很強,不管未來是統一還是獨立,最好的方式是能獨立於中共之外,較次要的選擇,是在兩岸一樣自由民主的制度下統一,意見才能交流,這是未來一個民主化的新中國,不是現在的中國,現在中共這麼〝鴨霸〞,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省,是內戰的延伸,完全不理會台灣人民的想法,利用台灣少數15%的人來興風作浪,媒體控制在少數人手中,誤導台灣民眾,影響台灣人民走向,〝台胞〞變成〝呆胞〞,這是相當可惡的事實。 

  中共不是不好,中共也是有很好的地方,我們在外面遇到中國人,也覺得很同情,彼此互動很好,問題是在制度,台灣人已經言論這麼自由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大陸不實施民主化,就算台胞到大陸做生意,也許有優惠,可以賺一些蠅頭小利,到時候還是變成異議份子,台灣已經具有海洋民主國際型人物的傾向,這不一樣。

爭人格特質與品牌是一種自我表現 

  魁北克希望獨立,主要是為了與英國人爭名份上的平等,加拿大英國人比較多,法國人比較少,法國人集中在魁北克省,他們刻意講法文,用英文的機會很少,他們用語言表示獨立性及區隔來自不同的祖先,其他看起來都差不多,當生活與作法都一樣,要獨立很困難,大概只能變成社會文化運動,顯示出自主性的行為。比較起來,紐約是全美國思想行動最快速的地方,對新的事物接受度最高,所以創新力很強,那邊沒有閒人,連在中央公園休閒的人,雖然享受社會福利,但是他們也表現出紐約客的風格,相當講求快速,連走路的速度皆比其他地區快,沒人悠閒的在路邊聽收音機看人群來來往往,有的話大概只有當地的流浪漢或觀光客,這是紐約的風貌。  

  英屬的加拿大地區,表現出來的風格與法國的屬性不一樣,法國屬性魁北克、蒙特婁,他們有一種傲氣,但是這個傲氣不是驕傲,而是對自我的要求,〝我不輸英國人,我是還比英國人好〞,當然種族上也看起來不一樣,法語區這些地方的法國人,他們的相貌看起來比較清秀,英語區的人則多了少許粗獷之氣,紐約客最粗獷,粗獷之中有股驕傲,紐約是任何人都可生存的地方,但富裕的機會很低,的確可以滿足自己個性化的獨立生活面,紐約物價高,停車常一位難求,但是它是全世界電影最常選擇拍攝景點的地方,因為它地勢高,少有地震,高樓大廈林立,相當漂亮。紐約有一些景點是一定要去的,自由女神、時代廣場、洛克斐勒中心、中央公園、聯合國大廈、華爾街世貿中心,世貿中心就是我們常在電視中看到紐約股市繁忙的地段。  

  也去看了尼加拉大瀑布,電視拍的相當壯觀,但親眼所見之後似乎不太壯觀,所以百聞不如一見。

開國由戰亂中發展出平衡公平議事規則  

  美國對自由民主人權的重視,發展出一個很完整的議會政治,民主國家與集權國家不同之處,在於民主國家享有充份發表意見的空間,然後在經過妥協達成共識之後產生一個新的做法。所有的出發點,皆以增強國家的實力與鞏固國家政權做為訴求。在鞏固國家政權之中,希望全民的意志型態可以得到充份的尊重,尤其在美國這個大熔爐地區,種族不同,他們會在多數與少數之間取得尊重與平衡,多數種族會為少數種族講話,少數民族會在自由尊重人權體制之下尋求政府的保護,甚至於優惠,我想這是世界未來一致的走向。  

  在美國我們也參觀麻省理工學院跟哈佛大學,這兩個學校校區非常接近,我們在校園做了一番巡禮,哈佛大學偏重於人文,學生的氣質比較自由而開放,麻省理工學院偏重於科學,學生的氣質比較制度化與條理性,但是他們有一個共通點,他們要做最好的,開啟風氣之先,在尊重學生以及教師權益之下,發展出一個蓬勃的校園自由發揮空間,成為領導美國的政治及思想方面的前鋒。

台灣的大學要自我反省 

  美國大學與台灣大學不一樣,台灣大學是封閉式的,圍牆阻隔了學校與社區的交流,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與社區是一體規劃的,學校裏面有社區,社區裏面有學校,雖然各有著墨之處,但是他們把社區文化當成是學校經營的一部份,所以相對的社區的氣質與人文比較融合。  

  他們發行了一些學生通訊的報紙,如TECH它創辦於1881年,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最古老最大的報紙,提供給社區居民及一般大眾免費閱讀。我在MIT拿了一份它們發行的報紙,內容無非就是人權與民主,它也摘取了各大報紙,如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Times及他們自己的評論,大部份都偏向東南亞人權化的問題,以及大陸民主化過程,還有海峽兩岸的問題,他們討論的內容比台灣本身還深入。 

  9月22日報上刊登了一則大陸香功領袖要被遣送回國的消息,跟法輪功一樣,中共希望美國政府引渡他回國,美國政府受到輿論的壓力,又怕他受到迫害,不願意送他回中國大陸,所以給他永久居留權,但是不具美國公民的身份,一方面緩和中共的要求,一方面也得到比較圓滿的解決。

知道講什麼 要能為歷史負責


台灣的民主力量來自海外見聞

對一個學術性論壇而言,在捍衛人權方面,應做一個領先的呼籲,不受政治所左右,這一點台灣應該要學習,台灣的學術聲音太少,比較不受重視,在新政府成立之後,我希望這些學術性的聲音,應該發出正確的要求並得到必要的尊重;第二點,台灣的民主化,政治的取向還是太重,很多問題,並不是很理智的去評判,政治的分贓在舊政府時代就相當嚴重,現在新政府在整頓,也受到相當的阻力。 

  加拿大有英國性的保守作風,但是又有法國人比較活潑叛逆性的特質,兩項特質混合在一起,造成加拿大特殊的民風。當地的報紙所採用的內容相當活潑,有一份報紙,對於台灣,上面就刊著這樣一段:「美國政府跟加拿大政府都是一樣的,呈現一個非常虛偽的政治型態,縱容中共在不講求人權與民主之下,使得中華民國受到極大的壓制與委屈。」  

  在9月21日的報紙上,有一篇報導,它要求很多教會要做更好更多人道上的和平進展的工作,包括人道和社區服務,甚至於如果有能力要向海外做人道支援,台灣慈濟的精神在這裏多少也可以看出來是他們要效法的對象。  

  他們覺得不對的地方能提出批判,對的地方也會褒揚。我印象很深刻,加拿大有一個雜誌,專門做黃色文學或錄影帶,很多加拿大保守派人士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將使得青少年受到不好的影響,所以他們立了一個抗拒自由發表言論的法律,對於這些不適當的言論要產生壓制。抗拒自由發表言論在民主國家是不被許可的,但是經由法院判決以後,可成為一個暫行法,當然暫行法在經過法院的重新判決之後,即可再恢復自由發表言論。自由的表達(Freedom of Expression)本是一個民主國家成立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現在加拿大媒體開始思索,自由的尺度在那裏,可不可以亂講話、可不可以亂編雜誌,他們在這方面有爭議。

民主制度容忍正負的共存  

  報紙裏面報導,中國大陸的海軍至加拿大多倫多做親善訪問,跟當地的居民做拔河比賽,加拿大海軍部門認為這是中國海軍親和的動作;一方面加拿大聯邦政府發現中國大陸的官員在那裏從事情報活動,這件事情一直喧騰不已,這有一種雙向性的報導。在移民政策裏面,因為偷渡客太多了,是否要做一些鬆綁或是權責性的措施?與美國政府一樣,在人道與政治考量之下,還在討論當中。  

  在哈佛大學裏面有一個年輕的帥哥雕像,他是一個傳教士,20多歲即英年早逝,他在死前,捐出所有藏書,募得一筆款項,將哈佛大學發揚光大。所以有很多事情來得及做趕快做,即時去做,都是有很大的貢獻。至少做的這些人都是有眼光有遠見,對後世有相當大的震撼作用。 

  哈佛大學本來是一所宗教學院,剛開始講人文,以宗教修持為第一,研究經文,它從非常保守到現在成為非常開放的自由研究學術殿堂。但是它的開放還是有尺度的,不是像我們台灣的電視上,充滿性的氾濫與暴力傾向,它開放是在言論自由與思想自由,所以哈佛大學裏面各種思想都存在,包括台灣獨立思想、台灣未來統一的思想,都有一些 Meeting、Party and Conference,由學生自動組織。海報上面刊登學生的集會,大概在禮拜五晚上開始,擬定主題來討論,例如〝e世代來臨的革命〞,〝在未來你有什麼夢想〞,這是他們團體聚會的方式,在美國這是很普遍的。我在海報裏面,看到都是講思想、溝通以及學術交流,學生自發性研究的活動,在台灣,大部份都是講去哪裏玩,美國、加拿大或外國人在浪漫之餘有他們的積極面,好的我們要去學習,不好的,我們要捨棄。美國已經慢慢的對布希、高爾的總統競選活動感到不耐,因為這些所佔的新聞篇幅太大,讓人覺得無聊。我在旅遊的過程,看了這些五光十色的風景,所看到的人文特質,也值得我們去做深思。

不進則退的人生觀  

  對於美國或加拿大整個社會型態,我們發現一點,不得不跟著思潮走,老百姓不但每天要接受教育而且不能夠落伍,一落伍就趕不上,所以遺世孤立、保守型的人物聚在一起的地方都變成一個觀光景點、歷史古蹟,那些人是無法參與社會型態的,不進則退,這種情形在國外看的非常清楚。有很多古典的東西也運用現代的科技來發揚光大,並不是一定要用古代的那一套,回到過去的生活狀態,像我在參觀很多古蹟,裏面改裝都是現代化的,但是它整個運作模式或精神還是維持傳統,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但是他們這樣做有用心。  

  在生活方面,衣著、品牌、衛生程度他們都有一定的要求,因為自出生就被要求要這樣子做,所以有相當的水準與嚴謹性,連貧民戶那些流浪漢都有自我要求的一個形象,流浪漢也要有品牌。但是我看到美國的華人區—中國城裏的流浪漢,就比較髒,有些不會講國語和廣東話,英文更沒辦法,只會講家鄉話,所以很難與人溝通,但是他還是每天撿破爛,撿人家不要的食物吃,也不願意去伸手要錢,他不會彈奏樂器、或者是唱歌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也不想融入當地的生活;美國地區本土流浪漢會裝扮一下,找一個簡單的樂器彈奏,雖然五音不全,但是人家也會丟銅板給他,他這樣能生活,跟中國傳統的流浪漢不一樣。

在人權自制下 不可用話傷人 

  中國流浪漢大部份都是偷渡過去的邊緣人,若是捉他去牢裏面,還要提供食宿,請他洗澡,以免臭氣沖天,美國社會經費不是很夠,不願意為這些流浪漢多花費納稅人的錢,相形之下,台灣太好了,台灣什麼聲音都有,乞丐也有投票權,人人可隨意發言,這種自由尺度在美國看來是罕見的,雖然他們一直強調自由演講、自由說話、自由表達意見,但是多少他們在內心有一些節制,認為自己講話不可傷害別人,所以他們重視人權,人權就是互相尊重自由發言。台灣現在的人權還是不及格,隨意講話傷害別人,但是又不自我限制也不負責任,這是損害他人的人權,這一點要好好省思,這是台灣推展民主化不夠的地方,才會有這麼多聲音替台灣人講話,而且政府及政黨講的都不一樣,會讓外國人看不起。

突顯民間外交的重要性

  相形之下,我們基金會所做的民間外交,是非常寶貴的,我們來自民間,講的是民間的話,在高度發展民主化的國家對這種聲音是最重視的,比當地政府組織更重視。為什麼很多外國領袖給我們的回信率比一般公家單位都高,因為我們講民間的聲音,全民的心聲。在台灣我們很不幸發現,媒體掌控輿論,設計的題目、論壇都帶有狹義性的偏見,我們的基金會,雖然只有很少的經費卻做最大的貢獻,我每一次出去,都盡量找機會將台灣的聲音讓大家知道,我介紹基金會的網站:taiwantt.org.tw,請他們去瀏覽,內容有中英文版,很詳盡。 

  非常慚愧,在國外中共對國外的宣傳絕對是百倍於台灣,台灣的錢就在互相消磨之間抵銷掉了,政黨跟政黨消磨,政治人物更消磨,如何用在最適當的地方?不管是親民黨、新黨、國民黨、執政的民進黨,希望大家產生一個新政府團隊,為台灣人民講話,現在很多人亂講,並沒有體會出台灣的聲音,反而利用民主制度打擊民主精神。

想想能為台灣做什麼  

  這一次我們出團,裏面有一個外省人,他娶了台灣太太,也在台灣生了兒子女兒,他上台自我介紹,說大家不願意講國語,他聽不懂。可是他在台灣住這麼多年,吃台灣的米這麼多年,在台灣領薪水,現在退休了,怎麼不會聽台灣話呢?我想尊重多數人所用的語言,同時也尊重少數人的生活習慣與語言,這是講人權的基本要求。很多台灣人在美國生活,都可以用英文溝通,為什麼在台灣就不會講閩南話?這是多數人所用的話,為什麼要強調官方的國語是最偉大的?這在人權教育方面是有極大的缺憾。我們也不想說閩南話是最偉大的,跟偉大沒有關係,跟使用性、習慣性有關係,為什麼不能夠去學習?只是以官方為大?在台灣的政壇,還有這種現象!所以我想尊重多數人的語言與生活習慣,對於台灣形象、台灣的文化傳承以及台灣人的風格是有提升的作用。在國外短短的十二天看來,這個現象是非常非常明顯,生活在台灣是一個共同體。 

  最後我再講一個故事做結尾,在多倫多有一個餐館,老闆是在台灣的外省人出去開業的,他煮的菜很好吃,我們團裏有一個外省老鄉,就問他說,你煮的是北平菜?老闆說,他是台灣人,他煮的是台灣菜。這個問的團員很訝異,覺得奇怪,明明是外省人,怎麼一直強調說是台灣人!這是為什麼?到了國外才知道,維繫台灣尊嚴的重要性,不管在台灣的外省籍或本省籍,生活這麼多年,都是台灣人,他們發現到了國外,民主台灣所獲得的尊重絕對大於共產中國,事實上整個民主社會的民間聲音絕對是支持台灣的。只是有關政治方面的考量屈服於現代政治生態,也是一個很難以避免的現象。所以我想在任何地區積極支持台灣的民主制度,一人一票之下,國外的民主團體絕對會選擇台灣,做為他們優先的伙伴,這一點台灣民間外交的重要性無可置疑,希望大家能夠共同來為台灣的前途打拼,也避免在政策方面刺激中共,但是在民間方面可以活潑自由發言,表達我們的心聲,這一點不會刺激中共,本會一個微小的民間組織,所做的事,是反應台灣的事實以及政治生態,不會像一般政治人物發言受到一個敏感度的打壓,這一點希望大家共同鼓勵。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