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一個頗不一樣的政治人物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黑雨   
2010-05-17

大概一年多前,我在某個場合剛好遇到林佳龍的太太廖婉如,閒聊談到台中市的選情。我問她台中市的選舉準備得如何,她大致談了一下概況,但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的是,廖婉如接著說,就算民進黨最後沒有提名他們,他們也早已作好努力輔選的準備。當時,我覺得這對夫妻真是心胸寬廣,非常難能可貴。一年後的今天,對比前陣子民進黨其他幾次初選所產生的種種負面傳聞,更讓人覺得,一個人該歸被類於「政客」或「政治家」,其實不難判斷。

我在幾個不同的機會下見過林佳龍,觀察的角度有近有遠,但都是在一大群人的場合中,我都是台下的聽眾之一。林佳龍是個斯文人,有學者的文雅風範。他也頗像大學裡的教授一樣,在面對一堆群眾時,面對微笑,談話正面。但如同許多大學老師一樣,學生們未必能夠直接跨越台上與台下之間的距離。

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感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有些人口才辯給,滿臉聰明樣,但會給人巧言令色的油滑感覺,除了外貌協會的粉絲選民外,無法讓一般中下階層的人民產生立即的信賴感,像馬英九就屬於這個類型。有些人看似魯鈍,口才似乎也不好,但他還未開口,許多人直覺上就會認為這個人說的話誠懇可以信賴,隨便坐在我們身旁就可以馬上將彼此之間的距離縮短到最低點,例如游錫堃。一個需要選票、並且能夠展現領導魅力的政治人物,我覺得應該適度地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盡量突出領導魅力,但在親民的特質部分,應該盡量靠近游錫堃這一端。

根據我的觀察,長得越「安全」、不會太帥、不會太漂亮的政治人物,與人民之間的距離越容易拉近。矮胖又很長得很「安全」的泛藍政治明星胡志強就是箇中翹楚。胡志強的這份功力,馬英九遠遠不如,林佳龍也還頗為落後。我的感覺是,林佳龍的學者特質,反而不知不覺中讓一些民眾覺得自己與他之間好像隔了一層說不出來的障礙。這種特質,我們姑且稱之為「菜市場性格」:一個政治人物走入傳統菜市場中,能夠馬上讓中下階層的選民感覺到「他跟我們同在一起」。江春男最近曾經在蘋果日報寫了一篇「林佳龍的怨嘆」,文中提到:

「政治人才和政策人才最大的不同是人味與人情,林佳龍學養豐富、深謀遠慮、條理分明,但與人相處像隔著一層保鮮膜,和藹而不可親,平易而不近人,很難跟人推心置腹,學運世代的朋友對他也普遍有這種感覺,這是他必須克服的問題」

江春男的觀察用詞稍嫌嚴苛,但跟我過去兩三年中數次的感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也點出林佳龍必需從「政策人才」努力轉型為「政治人才」的瓶頸:林佳龍過去一直是政策幕僚或執行長的角色,還未能正式體會到台灣選舉文化所需要的一些特殊要素。當然,林佳龍的顯性支持者與志工們可能對江春男的評語不以為然,但我覺得這些人們跟林佳龍之間接觸已經頗為頻繁親近,反而容易忽略了其他絕大多數無法跟林佳龍深入互動的選民們可能的基本印象問題。

以呂秀蓮為例,她身邊有一些固定的名嘴、幕僚、以及若干民間團體,這些人容易誤導她產生錯覺,讓她以為至今仍有一搏總統大位的民間支持度,但卻與實際民情差異甚大。呂秀蓮的極端個案,林佳龍團隊應該深深引以為戒。舉例來說,去年曾有幾個朋友搭車到台中,在台中火車站前搭上排班的第一輛計程車,跟運將說要到林佳龍服務處,結果運將反問:「林佳龍是誰?」。這雖然是個小插曲,但也讓幾個支持綠營的朋友印象深刻。

其實,林佳龍並非無法突破困境,他最該請教的導師是他老婆,奇美企業董座的千金廖婉如:在過去某個聚會場所中,當林佳龍在台上對著底下一堆支持者說話時,他太太端著一個便當盒站在最後面,一邊吃著便當,嘴裡嚼著食物,一邊走來走去跟周圍的不熟識的支持者熱情打招呼、毫無架子,具有十足的菜市場爆發式熱情特質,我當時跟同去的友人看到這個場景,不禁互視點頭微笑,彼此都認為林佳龍老婆的親民魅力,遠遠勝過林佳龍。我最近也觀察到,就算是泛藍記者,在媒體報導寫到廖婉如時,也非常欣賞她的直率性情。

政治這兩個字,其實不需要什麼繁複的社會科學理論或深層的社會心裡學分析。一個政治人物只要能夠體會倚天屠龍記「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的意境,知道人民的苦痛在哪裡,讓人民感覺與他之間是如此地靠近,自然會受到絕大多數選民的熱情支持。在民進黨五都初選處處呈現惡質內鬥現象之時,林佳龍夫婦的寬大胸懷與民主風度,遠遠超過一些殺到見骨、讓人皺眉頭的泛綠政客。如果林佳龍能夠吸取更多民眾的看法,而非單從周圍的人去間接了解民眾的觀感,我認為福人有福報,台灣選民是不會虧待如此清明的政治人物的。

Source: 黑雨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