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地名探淹水真相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鄭水萍   
2010-09-22

高雄此次淹水主要在愛河中下游,以及楠梓後勁溪中下游地區,除雨量、暴潮因素,從地理上看,「歷史因素」應為主要原因。不料大水後,真相未明、口水四起。

先談在愛河中下游地區,原有「凹仔底」舊地名,原為「內惟埤」等洩洪區。 在十餘年前吳敦義任市長時,未經詳細環評,填平作為美術館,連土地公廟都移走,原清初龍水港舊聚落、龍水路古道全毀。雖經一再提醒爭取,只在美術館區內象徵性的做一小水池,應付地方文史界,其水文洩洪、景觀等功能盡失。接任者雖加強下水道功能,小水患時尚可應付,但大水災時則成為「南方水學」中的歷史盲點。

第二、楠梓後勁溪中下游地區出海口,原有「古萬丹灣」,面積非常大,為後勁溪(古井水港)提供楠梓後勁溪大水洩洪區。日治後期,日人為進攻南洋, 戰艦換裝,由馬公移左營軍港,軍港將「古萬丹灣」填平三分之二,只剩古灣中港(今援中港)魚塭為軍港預定地,其原有洩洪、景觀等功能盡失,也是「南方水學」中的歷史盲點。

真相:「凹仔底」、「內惟埤」、「古萬丹灣」等,分別在日治及吳政府時代予以暴力填平,喪失其洩洪、景觀等功能,自然會釀水災。面對歷史,切記亡羊補牢記取教訓。

(作者現任助理教授,南方文史工作室研究員)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