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鐘的插曲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自由時報/自由談   
2010-10-04

民主政治中政黨輪替是很正常的,換人執政,國家機器仍如常運作,不必擔心天會突然塌下來,亡國滅種,何必非要砍死對方,將之五馬分屍不可?

選舉中存在的非理性成分,往往來自仇恨,其次才是權力的爭奪。仇恨的根源,幾乎都不是家族的恩怨,而是意識形態、族群與宗教的對立與分歧。

意識形態是一種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原都是基於善念而發,族群的分野,本身也是中性的,反諷的是,人類最大的衝突,屠殺數千萬人而不眨一眼的戰爭,通常都是因意識形態、族群或宗教而起。

民主政治的設計,原是為了以制度來化解人性的惡質部分,透過和平、公平的程度解決彼此的紛爭。想不到實施之後,才發現民主也是一種制度而已,必須培養出多元、開放、寬容的心胸,能夠包含不同意見,接納族群與宗教的差異,方可發揮民主的優點。

由此看來,台灣的民主離成熟完美,顯然還有一段長遠的距離。當前的藍綠之爭,幾乎已成為毫無原則的惡鬥,各自盤踞媒體,相互砲轟對方的陣地,格殺毋論,最好是將之夷為平地,也不管有無平民在裡面,連國共內戰的「單打雙不打」,讓對方稍事喘息一下都不肯。

於是一場二十分鐘的打盹,可能會打二十天的大戰,恐怕選後還會繼續打,未來台灣歷史所記載的這場選戰,恐怕只剩這段二十分鐘的插曲,至於水災本身早已被人們忘光光了。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