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此一舉」的把戲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自由時報/社論   
2010-12-15

不顧本地學生犧牲課業打工賺錢、只想為中國學生提供獎助的教育部,日前又別有用心地搞了一件「正名」工作。教育部聲稱,經過委託學者專家研究,通用的「台灣」應該「正名」為「臺灣」。「台灣」的寫法,早已約定俗成,也易學好懂,何必煞有介事地「正名」為「臺灣」?受到各界批評之後,教育部又稱,若考試把「臺灣」寫成「台灣」,不會扣分。如此這般,真不知教育部是有聊還是無聊。

表面上看來,教育部的「臺灣」正名,顯然是多此一舉。不過,深一層思考,突然來了這麼一個「標準字體」,背後仍有值得注意的意識形態背景。教育部的說明很有意思:教育部在研訂標準用字時,因考量「臺」字形構從「高」省形,可表「觀四方之高處」的本義,符合漢字見形知義的特色,在文字教育上較具意義。可見,教育部的「臺灣」正名,目的是要把與中國無關的「台灣」,塗上中華文化的色彩。如此一來,正名為「臺灣」的「台灣」,更容易遭曲解為中華世界的領域了。

可以說,教育部的「臺灣」正名,雖然普遍反應不佳,卻是馬英九總統終極統一思想很好的發揮。馬英九處心積慮的,就是要把台灣連結中國,且他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鍾,就此而論,教育部的「臺灣」正名,不僅不是多此一舉,甚至可稱之為應有之舉了。而這件事,正好提醒台灣人民,「台灣」的歷史原意為何。根據學者專家研究,「台灣」二字來自平埔族的發音,西人指涉台灣這塊土地時,便以此發音形成不同的羅馬字拼法,接近後來出現的大員、台員、大圓、大灣、台窩灣、台灣等詞。尋本溯源,「台灣」的重點在發音,無關漢字,無關中國。

然而,國共兩個中國黨,一再鼓吹所謂「台灣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論調,虛構「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企圖對台灣的歷史進行人工改造。兩年多來,馬政府的中國化教育文化政策,包括增加中國史、文言文的比例,向聯合國申請正體漢字為世界遺產,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無一不是為了復興中華文化,摧毀滋長中的台灣主體意識,讓台灣人民的「認同台灣」變成「認同中國」。由這樣的脈絡來看,我們不能輕易把教育部的「臺灣」正名,誤認是天外飛來一筆的個別案例。

相較於本土政權,馬政府的一些舉措,很容易看出其向中國傾斜。本土政權的「台灣正名運動」,目的在使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擺脫中華民國的糾纏,以及中華民國背後的中國陰影。而直到今天,國共兩個中國黨,有志一同地反對「台灣正名運動」。但是,馬政府的教育部,卻來個「台灣」正名為「臺灣」的把戲,企圖把具有獨立國格的台灣,納入大中華主義的符碼系統。同理,大選期間馬英九所承諾的,「重返聯合國是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共同希望,我們會持續努力」,當選後則變成外交休兵,放棄申請加入聯合國。

國共兩個中國黨,正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各方面,侵蝕台灣人民的主體意識,是以,教育部的「臺灣」正名,大家切莫只當作一個話柄,一笑置之。相反的,我們應該嚴肅對待這種洗腦工程。此一把台灣中國化之舉,提醒我們必須在歷史上尋索「台灣」的真意:台灣,這兩個漢字是平埔族的發音,自古以來便有自己歷史的源頭,絕對不是「固無史也」的殖民地。今天,教育部把「台灣」正名為「臺灣」,反映馬英九終極統一路線的挺進;顧台灣的「台灣正名運動」,更應該積極推展,不能原地踏步。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