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產比重過半的愚蠢政策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自由時報/社論   
2011-01-22

在馬政府與民間經濟學者爭辯台灣經濟發展政策及方向之際,經濟部前天發布統計,指去年我國國內接單,但在海外工廠生產的比率高達五十.四三%,不但首次突破五十%,也顯示即使外銷訂單金額創新高,超過一半的產能是在國外營運。同一天發布的另一項統計也顯示,去年僑外投資金額減少二十.五六%,對中國投資金額卻激增一○一.八七%。這兩項統計足以反映當前台灣經濟的現實,甚至是病態,深值國人警惕。

最嚴重的現實,是總體經濟數字容或有亮麗的一面,真實狀況卻不然,不但隱藏危機,而且對一般庶民來說,這些統計數字所突出的「榮景」,卻「看得到、吃不到」。誠然,海外生產比率過半,代表台灣廠商積極佈局海外,加上外銷訂單熱絡,業者隨之大發利市,股票投資人也可能受惠;但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生產活動在國外進行,國內就業機會並未隨之增加,上班族及年輕人薪資所得欲增不易,貧富更為懸殊。因此,廠商接單創新高雖是好事,海外生產過半卻不免導致「肥了老闆、瘦了員工」,對整體經濟不利。

這種海外生產的惡果,不僅台灣為然。美國從兩年半前的金融危機邁向復甦之路,也面臨類似經濟困境。根據標準普爾公司最近報告,美國五百大上市公司的營收,有四十七%來自海外。在經濟學者所強調的「無國界經濟」或全球化營運的過程,工商業者為了提升競爭力,不再在意工人、顧客及投資人的國籍,只求達成公司的營運目標,海外生產成為趨勢的結果,對美國勞工的依賴程度降低,國內僱用不增,民間消費減少,最後不但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榮景也不是由大多數人所分享。其結果是,總體經濟容或已從金融危機復甦,公司獲利回升,失業率卻高達九.四%,有一千五百萬人仍找不到工作,形成「沒有就業的繁榮」,不是多數人能分享的繁榮。

台灣版的海外生產,經濟社會惡果更甚。由於我國海外生產比重偏高,資訊通訊業甚至將近九成,筆記型電腦生產基地幾乎不在國內,投資既不在台灣,資金、消費、就業都隨之外流。更不利的,工商界把佈局中國當做國際化的全部,「中國化就是全球化」的結果,海外生產集中於工資明顯低於我國的敵對中國;受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明顯作用,不但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薪資所得也受拉扯而倒退,都是近年極其明顯的事實。馬政府最近頻頻為去年經濟成長率「將近十%」而吹噓,這當然是與前年負一.九三%的歷來最低數字相比的結果,而不論就業與所得,一般人民仍然對所謂景氣回春「無感」,卻只見房地產、民生物價一直上漲,這就是台灣版的「無國界生產、無就業復甦」。

海外生產比率太高的效應,不但反映在對經濟復甦的利益分配及感受不同,也導致經濟社會更大的分歧,除了貧富懸殊造成對立及不安,公司投資人或老闆的自身利益與母國社會勞工及消費者的需求產生差距,「商人無祖國」的唯利是圖作風更為明顯。以往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老闆與員工榮辱與共,有如企業家許文龍所強調,他「決策的原則是:對股東有交代、對員工及公司有利」,或美國通用公司威爾森(Charlie Wilson)名言「對美國有利的,對通用也是好的;反之亦然」,這種企業家倫理正面臨考驗。

四十年前在季辛吉等人運作下,為牽制蘇聯,美國積極拉攏並與中國交往,如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債主,匯率、智慧財產權、人權等讓美國不滿,外交與安全且常起齟齬而令美國頭痛。最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往訪之前,國務卿希拉蕊被新聞媒體問到美中兩國究竟是友是敵的問題,她避而不答。以美國之強大,對中國猶戒心不減,台灣產業大膽西進,馬政府且全面傾中,去年對中國投資倍增,主因即年初放寬不動產、金融及面板前往中國投資限制的結果,而今年ECFA實施必然導致第二次產業大量外移,使海外生產比率不斷升高。美國當年打算把中國變成國際社會負責任成員,至今未成,且自找麻煩,已屬不智;台灣把經濟籌碼及未來完全放在敵國,真是利敵損我的愚蠢政策。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Facebook! Plurk! LINE send!